南大洋是從南緯60度向南延伸到南極洲的大洋。南大洋與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邊界幾乎在南極洲圈內,即南緯63.33度。南洋是五個主要海洋分區中的第四大大洋,印度、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較大的海洋,較小的海洋是北極。 浮...
南大洋是從南緯60度向南延伸到南極洲的大洋。南大洋與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邊界幾乎在南極洲圈內,即南緯63.33度。南洋是五個主要海洋分區中的第四大大洋,印度、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較大的海洋,較小的海洋是北極。

浮冰通常阻止船只在冬季到達南極大陸。
這片海洋以最冷和在北冰洋之后,是風暴最多的海洋,也是覆冰量第二大的海洋。冰山一直是這里的一個危險因素,浮冰經常阻止船只在冬季接近南極大陸。偶爾,冰山的大小相當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等州。

南大洋延伸到南極洲,由冰川融化形成。
在50度和60度之間,風在這些緯度持續地繞著地球旋轉,給它們起了"狂暴的50年代"和"尖叫的60年代"的綽號。冰冷的海水也在南極大陸無休止地向東循環,形成了南極繞極流。3000萬年前,這股洋流并不存在,因為它被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陸地連接所阻擋。當時,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冰川,但洋流的形成使整個南大洋和整個大陸都徹底冷卻了。
,另一個大洋被認為是南大洋,而不是南大洋南大洋不是周圍寒冷陸地的暖流調節器,而是導致陸地變冷。南大洋不是由河流補給,而是由從南極洲分離并融化的冰川補給。而不是像北冰洋那樣在遠離陸地的地方結冰,南大洋中的冰在陸地上形成最多。
南大洋是歷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船只航行地點之一,在那里,帝國橫貫南極探險隊的探險者由于他們的主力船"耐力號"被困在冰中而擱淺。棄船后,探險隊在冰面上露營了六個月,直到冰面融化,他們登上了救生艇。然后他們前往南極半島最北端的島嶼之一大象島。一小隊只有六個人的小隊人乘坐加強型救生艇出發,航行800英里(1,穿越南大洋到達南喬治亞島,在那里他們可以為其他人尋求幫助。盡管困難重重,他們還是到達了南喬治亞島,這是唯一一支開著小船橫渡南大洋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