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學包括研究遺傳學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出生缺陷影響3%到5%的新生兒,但是占嬰兒死亡的20%。在20世紀50年代,畸胎學領域發現環境因素,稱為致畸劑,可以影響胎兒的發育。估計有10%的出生缺陷是由致畸劑而不是遺傳性疾病引起的。然而,65%的先天性疾病沒有已知的病因
產前檢查可發現胎兒發育異常1959年,胚胎學家詹姆斯威爾遜在他的環境和出生缺陷中發現了六個畸形學原理第一個原理認為,致畸,即環境因素導致的發育異常,是胎兒遺傳特性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二個原理認為,發育階段也是一個因素,因此胎兒在不同階段或多或少地易受某些致畸物的影響在發育過程中。根據第三個原則,致畸劑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發育中的結構和組織。
出生缺陷影響3%到5%的新生兒致畸學第四原理認為影響致畸的因素有多種,如接觸致畸劑的時間或數量、母親的遺傳特征等。第五原理區分了四種致畸類型:死亡、畸形、致畸,生長遲緩和功能缺陷。最后,畸胎學的第六個原則認為,隨著環境中致畸劑的數量從不可觀察到的不良影響水平(NOAEL)增加到100%致死劑量(LD100),第五個原則列舉的表現的頻率和嚴重性都會增加
出生缺陷約占嬰兒死亡的五分之一。致畸劑包括藥物和化學藥品、輻射,細菌或病毒感染、代謝異常以及酒精、尼古丁和咖啡因等物質許多致畸劑對成人幾乎沒有影響。由致畸引起的出生缺陷包括腭裂、肢體缺失或畸形、大腦和心臟畸形。許多致畸性出生缺陷是可以預防的,所以致畸教育對準家庭很重要。畸胎學也有助于確定哪些藥物對孕婦是安全的。
畸胎學是指研究胎兒生理發育中的異常和缺陷
畸胎學識別可對發育中胎兒造成傷害的物質。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