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有時也被稱為小行星,是一個圍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與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如行星一起。然而,與行星不同的是,小行星通常非常小,只有少數小行星達到巨大的尺寸。已知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它的直徑為580英里(930公里)。1801...
小行星,有時也被稱為小行星,是一個圍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與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如行星一起。然而,與行星不同的是,小行星通常非常小,只有少數小行星達到巨大的尺寸。已知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它的直徑為580英里(930公里)。1801年發現谷神星之后,由于天文學家知道要尋找什么,許多其他的小行星也被發現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新小行星被發現。

小行星帶存在于火星和木星兩個行星軌道之間的空隙中,小行星這個名字來源于希臘語的小行星,小行星是由各種物質組成的不規則形狀的集合,包括金屬和碳質礦物。當小行星碎片與地球大氣層相撞時,流星體被稱為流星體。流星的閃光是由于外來物質撞擊大氣層時蒸發而產生的。其他進入地球大氣層的異物也被稱為流星體小行星與行星一起圍繞太陽運行。當太陽系開始形成行星時,小行星也形成了太陽系中的大部分小行星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據信木星巨大的引力可能影響了小行星的形成,否則小行星可能會被拉到一起形成一個大行星,大多數小行星都是成群運行的,它們是以類群中最大或最著名的小行星命名的。

因為火星的軌道靠近小行星帶,據推測,它的衛星火衛一和德伊莫斯是被捕獲的小行星。其他的小行星可以被發現散布在整個太陽系中。每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的確切軌道模式還沒有被確定下來,但是,像許多其他天體一樣,小行星也有特定的軌道。彗星是一個例外,它的軌道非常不規則,很難預測它們的運動。一些小行星也非常接近地球,據信,與主要小行星的碰撞可能是在地球的地質歷史。發生另一次這樣的碰撞的可能性很低,這使許多稱地球為家園的有機體松了一口氣。天文學家將小行星和其他天體一起編入目錄,試圖了解更多關于太陽系和宇宙。大多數小行星都有一個通用的編號,獨特的小行星也被命名。有關小行星的數據定期公布,以便天文學家能夠確定小行星是否是新發現

以前被認為是一顆大型小行星,谷神星現在被稱為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