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半徑是原子物理學中用來描述一個電子在氫原子中繞原子核運行的最小可能半徑的測量單位。它是由尼爾斯·玻爾根據他的原子結構模型開發的,玻爾半徑的值被計算為大約0.53埃。 玻爾半徑代表一個氫原子中電子軌道的最...
玻爾半徑是原子物理學中用來描述一個電子在氫原子中繞原子核運行的最小可能半徑的測量單位。它是由尼爾斯·玻爾根據他的原子結構模型開發的,玻爾半徑的值被計算為大約0.53埃。

玻爾半徑代表一個氫原子中電子軌道的最小半徑在他的原子模型中,尼爾斯·玻爾認為電子沿著圍繞中心核的特定圓形軌道運動,這個模型后來被證明是不正確的,現在被認為是對原子結構的描述過于簡單。目前的理論是以球概率區(即殼層)來描述電子的位置。然而,玻爾半徑在物理學中仍然被認為是有用的,盡管如此物理專業的學生通常先學習玻爾的模型和方程,然后再學習更復雜、更精確的模型氫只有一個電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簡單的,這就是玻爾半徑基于它的原因。玻爾的模型解釋了一個電子的軌道可以根據它所擁有的能量的多少而變化。玻爾半徑估計氫電子處于基態或最低狀態時的軌道能量計算玻爾半徑有幾個因素。約化普朗克常數,量子力學中使用的物理常數,除以其他幾個單位。這些單位包括電子質量、真空中的光速和精細結構常數,后者是物理學中使用的另一個物理常數玻爾半徑方程中沒有考慮的一個因素是約化質量,它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相互作用的系統。當在涉及更復雜的原子的方程中將半徑用作常數時,這是有道理的,而且實際上更方便。這是因為,減少質量修正需要不同于氫所需的修正,并且包括它會使調整更加復雜。然而,它確實稍微傾斜了氫原子半徑的測量。為了計算更多準確地說,還有第二個公式涉及原子的質子和電子的康普頓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