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比利時被德國占領后,立法命令在納粹占領期間幫助了比利時人民立法命令最常見的使用發生在議會運作的國家,如英國。由于在這一制度下,代表的權力很強,它把額外的權力交給了議會,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發布首相或君主必須遵守的立法命令。在像美國這樣擁有強大行政部門的國家,立法命令通常只涉及傳喚證人作證或決定何時休庭法國大革命期間,使用立法命令要求行政部門采取行動的時代最為普遍由于許多政治動亂的反獨裁政策,在18世紀后期的大部分時間里,一直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領導人,直到1799年拿破侖·波拿巴的政變。年,法國大革命時期,在國家總司令會議之后的幾年里,法國大革命建立了各種不同的立法機構1789.為了維持秩序和在眾所周知的國門前阻止軍事力量,國民制憲會議和國民大會等組織多年來發布了立法命令,這些命令由作為行政權力的各個委員會執行。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質量,1793年頒布的一項立法命令,要求法國所有公民以士兵或工人的身份為戰爭努力奮斗。歷史上另一個最好的例子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比利時被納粹德國占領時,比利時議會被迫解散。大多數代表流亡國外,而比利時國王仍被囚禁在德國。為了繼續與仍在行動的士兵和軍事團體的戰爭努力,議會在國外舉行會議并頒布了命令。這些立法命令都有助于指導比利時人民和長期占領期間的軍事行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