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靖是一種外交策略,包括取悅侵略者以避免武裝抵抗,政治學者保羅肯尼迪在其1983年出版的《戰略與外交》一書中主張,綏靖是通過比戰爭造成的流血和暴力更好的合理讓步來實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綏靖被認為是一種失敗的戰...
綏靖是一種外交策略,包括取悅侵略者以避免武裝抵抗,政治學者保羅肯尼迪在其1983年出版的《戰略與外交》一書中主張,綏靖是通過比戰爭造成的流血和暴力更好的合理讓步來實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綏靖被認為是一種失敗的戰略,這一最著名的綏靖政策的例子是1939年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和阿道夫·希特勒之間的失敗協議,即慕尼黑協定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蘇臺德是捷克斯洛伐克領土的一部分,英國人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太可能贏得對德國的戰爭。他們有足夠的海軍力量,但既沒有強大的陸上資源,也沒有強大的空中力量慕尼黑協議是內維爾·張伯倫試圖安撫阿道夫·希特勒的失敗嘗試綏靖政策對當時的英國來說也是一項穩健的經濟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公共債務之后,他們根本不可能輕易地重新武裝起來。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屠殺事件仍然記憶猶新,所以他們并不急于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暴力喬治·奧威爾在談到綏靖政策時說,你可以通過屈服來戰勝暴力,這只是對事實的逃避,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內,都對張伯倫的成就感到高興。張伯倫返回英國時發表的講話被稱為"我們時代的和平"。德國軍隊自己也試圖綏靖,試圖將希特勒趕下臺,盡管這一努力并不成功國際聯盟強化了綏靖政策的價值。當時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國家認為,世界應該通過貿易制裁等手段來阻止一個侵略性國家,相當多的人不同意世界是否應該訴諸戰爭。慕尼黑協議最終未能阻止希特勒,希特勒也在1939年與斯大林結盟。希特勒的成功進一步鼓舞了他,尤其是當納粹主義開始在德國迅速扎根的時候,盡管他們厭惡戰爭,資源極度匱乏,英國還是在1939年對德國宣戰,正式廢除了允許德國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進行了當時規模最大的武器集結,耗資3700萬英鎊許多學者認為,英國和法國并不認為綏靖是可能的,相反,綏靖德國只是延長不可避免的沖突的一種方式,無論試圖綏靖的動機是什么,這一戰略都完全失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盡管綏靖被認為是解決國際沖突的一種可能辦法,例如正在進行的反恐戰爭,但人們一直對其持否定態度。例如,印度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認為,對恐怖分子的姑息是火車爆炸的原因這是2006年7月11日在孟買發生的。正如喬治·奧威爾在1941年總結的那樣,"那種認為你可以通過服從暴力來戰勝暴力的想法,這只是對事實的逃避。正如我所說,只有那些有錢有槍的人才能在他們自己和現實之間存在。"

在失敗之前,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對慕尼黑協定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