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書動畫是通過快速查看連續的圖像,使它們看起來像是一個序列來觀看的1826年,攝影師和發明家開始研究產生電影的原理。其中最主要的是視覺的持續性,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人眼在看到一幅圖像后,會在一瞬間將它保留下來。如果一系列顯示一系列動作的圖像顯示得足夠快,它給觀測者帶來持續運動的錯覺。這一原理允許創建由多個靜態圖像組成的攝影和動畫電影。然而,這個概念的最初應用是動畫書
1894年,Herman Casler發明了Mutoscope,它使動畫書動畫的制作過程機械化英國印刷商約翰·巴恩斯·林內特(John Barnes Linnett)在1868年首次為"動畫書"(flipbook)申請了專利,他稱之為"動畫書"(Kinograph)。動畫書動畫很快在歐洲、美國成為一種流行的新奇事物,以及發達國家。最普遍的格式是一本小冊子,小到可以放在孩子的手上。每一頁都有一張圖畫或照片,是一個更大序列的一部分,通常是一個帶有幽默傾向或結尾的簡短故事。用戶一只手拿著小冊子,用拇指快速翻頁另一方面,導致序列"播放"。隨著19世紀的過去,動畫書動畫的制作過程是機械化的。1894年,美國攝影先驅赫爾曼·卡斯勒發明了多功能示波器,最終實現了這一目標。多功能顯示器在卡片上顯示了一系列圖像,這些圖像可以通過手動轉動的曲柄來推進。這種硬幣操作的設備是許多在20世紀之交的廉價商場里很流行。視覺效果和主題有時很粗俗,導致對這項技術的道德譴責;然而,它一直很流行,直到幾年后被電影取代與此同時,印刷版動畫書作為兒童的新奇玩意兒仍然很受歡迎,因為它們易于使用且制作成本低廉。許多兒童書籍和雜志都將其放在頁面的角落,便于翻閱。動畫師有時會在電影或電視節目中加入對動畫書動畫的敬意例如,1988年電影《兔子羅杰》(Roger Rabbit)的一幕中,主人公快速翻閱照片,觀眾將其視為一個動畫序列。在2002年《辛普森一家》的一集中,一家人沖到沙發上的開場場景以動畫書的形式進行了動畫。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