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顆恒星相距甚遠,我們建議的星際旅行方式要么是長途旅行,要么是非常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我們將重點討論快速方法,因為沒有人愿意等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1969年阿波羅11號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員巴斯·奧爾德林在月...
因為兩顆恒星相距甚遠,我們建議的星際旅行方式要么是長途旅行,要么是非常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我們將重點討論快速方法,因為沒有人愿意等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

1969年阿波羅11號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員巴斯·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行走。有四種可能的星際旅行方式受到重視。它們是核脈沖推進,是最早提出的方案之一,聚變動力火箭、激光驅動的光帆和基于反物質的推進。其中,反物質推進和光帆似乎最有希望,因為它們是最快的。利用時間膨脹的相對論效應,反物質或光帆可以達到與光相似的速度,這可能使前往距離我們4光年遠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星際之旅似乎持續了不到一年。

"獵戶座計劃"研究了利用核爆炸產生的脈沖推動星際飛船的可能性。剩下的星際旅行方法,核脈沖推進和核聚變火箭的最大速度限制在光速的10%左右,這使得它們不那么受關注。然而,核脈沖推進很有意思,因為自1945年以來,它就在我們掌握之中。如果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推行一項積極的核空間計劃,到20世紀70年代,人類可能已經向外太陽系派遣了載人遠征隊,但是,現行國際法禁止核爆炸,而且《外層空間條約》也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

理論上,一艘新一代或聚變動力的飛船可以在軌道上組裝,發射一個巨大的火箭到星際飛船需要的速度很慢,但是你需要一個巨大的火箭來接近星際飛船,剎車過程必須在旅程的中途開始。討論最多的星際旅行方法之一是用巨大的天基激光加速的光帆,它需要裝載一些核彈、聚變反應堆或反物質,為了確保他們有辦法在到達目的地時減速。對于探測器來說,飛越可能就足夠了,但是對于嚴肅的殖民努力來說,剎車的能力是必須的。對于星際飛船來說,一個已經死亡但很有名的想法就是Bussard沖壓發動機,它會用一個巨大的勺子吸入并燃燒星際氫,使它能夠攜帶自己的燃料四處走動。然而,隨后的計算發現,這個勺子并不實用,它所受的阻力會超過它的推力。

星際旅行最終將能夠帶人類到其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