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5可能是某些類型癌癥的合適治療靶點。趨化因子蛋白家族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末被發現,當一種以前被稱為白細胞介素-8的蛋白質被重新分類為CXC趨化因子配體8,或CXCL8時,這種重新分類是由于發現該蛋白能夠激活一種稱為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趨化因子有時被稱為促炎性激活誘導細胞因子后來的研究發現,趨化因子通過一種叫做趨化的機制發揮作用,使蛋白質起到分子信號的作用,把各種類型的細胞吸引到需要它們的地方。趨化性這個術語描述了當細胞向組織中釋放趨化因子時,細胞遵循一個化學梯度的方式。例如,損傷或感染部位的細胞將這些蛋白質釋放到周圍組織中,在該部位本身,趨化因子的濃度很高,但濃度隨著距離部位的距離而降低因此,免疫細胞能夠根據趨化因子濃度從低到高的化學梯度來定位損傷或感染的部位。趨化因子蛋白通常較小,并且往往具有較高的序列同源性。這是指,在蛋白質內的氨基酸序列水平上,存在大量相似性。不同趨化因子類型之間氨基酸序列的主要差異與它們的趨化作用有關。例如,有些趨化因子具有一個稱為ELR序列基序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該序列的細胞主要參與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而那些不具有該序列的細胞則調節其他幾種免疫細胞的運動,不包括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蛋白在免疫系統趨化性中的主要作用表明,它們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重要治療干預靶點。其中一種候選蛋白被稱為CCL5,或RANTES參與調節炎癥免疫反應,因此可能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甚至心臟病的一個合適的治療靶點。CCL5在炎癥中的中心作用也意味著該蛋白可以作為診斷標志物,并且這些疾病預后的指標。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