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派詩歌是20世紀初興起的一種詩歌寫作風格,它以某一特定的對象或意象為主要的詩歌主題,這種詩歌以語言清晰、簡潔著稱,既有詩意,又能運用比喻、明喻等手法,意象派詩歌作為一種運動,雖然保持精確,沒有模仿浪漫主義詩人常說...
意象派詩歌是20世紀初興起的一種詩歌寫作風格,它以某一特定的對象或意象為主要的詩歌主題,這種詩歌以語言清晰、簡潔著稱,既有詩意,又能運用比喻、明喻等手法,意象派詩歌作為一種運動,雖然保持精確,沒有模仿浪漫主義詩人常說的華麗詩詞,但它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卻對后來的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倫敦地區,主要是詩人希爾達·杜立德和作家兼編輯埃茲拉·龐德的會面。龐德讀了杜立德的一首詩,提出了一些批評,然后將其傳閱出版,詩人的名字改為“H.D.Imagiste”,該運動由此得名。這發生在1912年,但到了1917年,意象派詩歌運動基本上結束了,然而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一些詩人的作品在讀者中,尤其是其他詩人中引起了這樣的反響,從那以后的幾十年里,意象派詩歌的基本目的就是關注一個特定的主題或場景,并用樸素而精確的語言捕捉到這個意象。然而,在這個框架內,詩人可以傳達出詳盡的意象和概念,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表達復雜的思想。這些作品通常是用自由詩寫成的,沒有復雜的押韻結構,也沒有浪漫主義詩歌和類似作品中經常出現的華麗和過度的語言。盡管意象派詩歌運動是短暫的,詩人繼續受到意象派作品的影響這包括杜立德的作品,以及詩人艾米·洛威爾和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作品,這些詩人都是意象派詩歌運動的追隨者,如T.S.艾略特、E.E.卡明斯和艾倫·金斯伯格,通常取材于意象派的作品,作為語言自由的例子,即使他們描述簡單或簡潔,也能表達復雜的事物。現代和后現代的許多詩人繼續將這些作品視為表達語言的主要例子,這種語言樸實而令人回味
-
發表于 2020-09-16 00:52
- 閱讀 ( 2218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