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法是一種化學過程,用于工業用途,如油漆、洗滌劑、肥料和塑料制品中產生硫酸。這種方法被大量歸功于一位名叫佩雷格林·菲利普斯(Peregrine Phillips)的英國商人,他在1831年獲得了該工藝的專利。從那時起,接觸法已在世界...
接觸法是一種化學過程,用于工業用途,如油漆、洗滌劑、肥料和塑料制品中產生硫酸。這種方法被大量歸功于一位名叫佩雷格林·菲利普斯(Peregrine Phillips)的英國商人,他在1831年獲得了該工藝的專利。從那時起,接觸法已在世界范圍內用于生產硫酸。
![]()
在接觸法廣泛應用之前,制造硫酸的主要方法是鉛室法,但人們發現,前一種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工業界也更傾向于鉛室法,因為它也可用于生產其他化合物,如發煙硫酸和三氧化硫。接觸法通常有三個步驟,產生二氧化硫,然后將其轉化為三氧化硫,然后最終轉化為硫酸。制造二氧化硫的第一步包括兩種可能的方法,即利用空氣在硫化合物中提供氧氣。第一種方法是燃燒一些熔融的硫磺,這些硫磺在燃燒時與空氣混合,產生二氧化硫。第二種方法是加熱含有硫的物質,如黃鐵礦,蒸發出來的硫與含氧空氣混合,轉化為二氧化硫,產生的二氧化硫可能含有一些雜質,需要經過凈化處理,首先要有一個除塵室來清除化合物中的所有粉塵顆粒。第二步是洗滌塔,其中二氧化硫是用水噴淋沖洗掉可溶污染物,化合物經過干燥塔脫水進一步凈化,再經過試驗箱除去氧化砷,二氧化硫一經徹底凈化,即可轉化為三氧化硫為了將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接觸法通常使用一種稱為氧化釩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包含在幾個高壓管道中。這些管道被加熱到高達842°F(約450°C)的溫度,使氧化釩中的氧氣上升到空氣中。一旦二氧化硫進入管道中,它與含氧空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理想情況下,95%以上的二氧化硫應轉化為三氧化硫,未轉化的二氧化硫將被去除。在接觸過程的最后一步,使用濃硫酸溶解三氧化硫,生成發煙硫酸。然后制備發煙硫酸與水反應,最終以液體形式產生硫酸,所產生的硫酸比接觸法最后一步使用的濃硫酸多3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