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未來某個時候可以轉換為發行公司普通股的任何類型的證券。這兩種證券中最常見的兩種是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如果標的股票價格超過某個預定的限制,持有人通常有機會將其轉換為普通股。對于...
剩余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未來某個時候可以轉換為發行公司普通股的任何類型的證券。這兩種證券中最常見的兩種是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如果標的股票價格超過某個預定的限制,持有人通常有機會將其轉換為普通股。對于發行人來說,剩余證券的一個缺點是它有可能通過增加已發行股票的數量來稀釋每股收益證券可以在某個時刻由證券持有人轉換為發行公司的普通股。有時,投資者有機會參與一種混合投資,這種混合投資既有固定收益又有股權的特點。這對那些還沒有準備好做出承諾的投資者很有用比如說,公司發行的股票和股票的剩余收益是一樣的,投資者可能會像普通債券一樣,購買一種定期支付利息的可轉換債券。不同的是,可轉換債券有一個執行價格,即轉換過程開始時標的股票的價格。一旦達到這個價格,投資者就有機會將債券換成預定數量的股票。可轉換優先股是另一種剩余證券,其運作方式與可轉換債券基本相同。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證券的固定收益部分不是來自利息支付而是來自股息支付有了這兩種工具,以及其他更為罕見的剩余證券形式,如果標的股票價格從未達到執行價,并且轉換沒有發生,投資者就會面臨危險。如果是這樣,這些證券通常會比其他固定收益工具表現不佳。任何發行的公司剩余證券可以用發行所籌集的資金為一些新的商業活動提供資金。但是,如果這些證券被轉換成普通股,其結果可能會損害公司的每股收益,這是投資者研究的一個關鍵指標。當投資者將債券和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時,它會提高收益已發行股票的數量。由于每股收益是用公司的收益除以其已發行股票來計算的,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越多,每股收益就越低
-
發表于 2020-09-29 04:07
- 閱讀 ( 619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