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會議紀要”風波難平 百倍牛股長春高新底 長春上市公司有哪些

    股價漲幅曾超過一百倍的“東北茅臺”長春高新,被一份堪稱史上最貴的會議紀要揭開了底色。 文丨郭曉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一封會議紀要,讓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會議紀要”風波難平 百倍牛股長春高新底色待考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股價漲幅曾超過一百倍的“東北茅臺”長春高新,被一份堪稱史上最貴的會議紀要揭開了底色。



    文丨郭曉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一封會議紀要,讓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661.SZ,下稱“長春高新”)單日市值蒸發近200億元,同時還招來了深交所的發函關注與投資者對其涉嫌信披違規行為的廣泛爭論。

    更壞的影響是,此事件后,長春高新的公司治理能力、核心子公司金賽藥業面臨的產品降價和收入增速放緩等風險,都將進一步考驗這家有著“東北茅臺”之稱的上市公司的成色。


    史上最貴“會議紀要”



    9月14日,長春高新股價跌停。若以當日高點每股417.89元下跌至371.62元計算,單日市值蒸發近200億元。





    跌停的原因,來自9月12日網傳的堪稱史上最貴的一封“會議紀要”。

    在這份會議紀要中,長春高新核心子公司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金賽藥業”)總經理金磊與東吳證券醫藥團隊探討了多個業務問題。

    其中,金磊釋放了兩個關鍵信息:一、是金賽藥業預計明年銷售目標將從約35%降至約25%;二、自己由于需要交稅10億元,年底還會做減持。

    9月15日早間,長春高新緊急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下稱“《預告》”),稱第三季度公司將實現盈利21.71億元–22.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 - 85%




    來源:長春高新公告


    同時,《預告》還對金磊減持的相關情況進行說明稱:按照公司 2019年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的相關協議,金磊 2019 年度業績承諾已達成,其在 2020年12月底將有部分股票具備減持條件;但其減持的額度、減持的具體時間和減持的方式應遵守“短線交易禁止”、“大股東減持新規”等監管規則;目前,金磊先生尚不具備減持條件,公司也未接到其關于減持股票安排的報告。

    9月15日晚間,深交所發來關注函,就金賽藥業的業績能否推出長春高新的業績情況、金磊目前持股及股份限售情況、減持計劃的相關言論是否屬實、公司是否存在違規信披等情形,要求長春高新于9月18日前做出回復。

    9月18日,長春高新回函稱:


    通過金賽藥業這一企業的單一盈利預測情況,市場不會直接推斷出長春高新對應期間的相關業績;


    金磊本人2019 年度業績承諾已達成,在 2020年12月底將有部分股票具備減持條件,減持將嚴格遵循相關規定;


    長春高新將按照“持股 5%以上股東預減持”規定對金磊先生未來減持事項履行相關事前信息披露義務;


    金磊并非公司指定的信披義務人,長春高新不存在有選擇性地、私下向包括金磊先生在內的特定股東披露、透漏或者泄漏未公開信息行為,不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則的情形。




    信披問題引熱議



    同時,會議紀要事件還引發投資者對長春高新信披違規行為的廣泛討論:

    將公司業績展望及大股東減持之類重要消息,率先透露給了相關調研機構,而使其余投資者被蒙在鼓里,這是否有違信披合規的相關要求?

    對此,有投資者在互動易上向長春高新董秘張德申提問道:


    會議紀要的消息是怎樣決策和發布的?現在公司消息發布的平臺到底有哪些?為何總有人知道更多、更全面的消息,而且能明顯造成股價波動?

    張德申回復稱,公司從未發布過未來幾年的業績展望,同時公司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如有相關事宜請關注公司定期報告。

    張德申的回復無疑是將會議紀要的相關信息歸類于金磊的個人言論,而非公司官方的信披行為,這顯然不能讓投資者信服。

    一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31日,金磊持有長春高新11.51%股份,是長春高新第一大個人股東,金磊與調研機構的相關言論不可謂不代表長春高新的立場。

    另一方面,金磊還是金賽藥業的創始人兼總經理,金賽藥業又是長春高新業績的絕對支柱。《正經社》查詢到,2020年上半年,金賽藥業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5.35億元、11.23億元,占上市公司長春高新同期營收、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64.73% 、85.77%。

    談論這么重要的一塊業務,怎么能跟上市公司無關?

    當天盤后,金磊主動發聲稱,紀要中的經營預測是他從經營者的角度來闡述的,預測得相對保守主要是為了激發員工的危機意識,讓員工戒驕戒躁;日前的交流是小范圍會談,不代表金賽藥業董事會和管理層,更不代表長春高新對業績的展望。

    但2010年證監會發布的 《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征求意見稿)》相關細則規定,上市公司重要高管私下表態照樣會被納入信披違規監管范圍,所謂的“小范圍交流”自然也不能例外。

    互動易上,有投資者對張德申 “聲討”道:貴公司金磊先生不慎言論導致股價大跌,關鍵信息的不對等造成對中小投資者的傷害,張總您自己接受一些電話采訪的紀要,卻從來沒有做過信息披露,這些都是對中小投資者的歧視。

    9月18日,長春高新在給深交所的回函中亦解釋稱,長春高新相關制度規定董事會秘書為接待與推廣事務工作的負責人,董事會辦公室是負責接待與推廣事務具體工作的職能部門,由董事會秘書直接領導;除上述職能部門及專職領導外,其他人未經授權均不得接受調研交流;長春高新不存在有選擇性地、私下向包括金磊先生在內的特定股東披露、透漏或者泄漏未公開信息行為,不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則的情形。




    遭遇重大挑戰



    “會議紀要事件”之所以如此受關注,還因為長春高新在醫藥行業的頭部地位及近年來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上的亮眼表現。

    《正經社》梳理發現,長春高新1996年在深圳主板上市后,股價從5元(前復權,下同)左右起步,2020年8月4日已一度攀升至513.50元/股的歷史高點,20多年間的漲幅一度超過100倍,難怪被投資者冠之以“東北茅臺”的稱號。

    基本面方面,如前所述,子公司金賽藥業的業績是其主要支撐。金賽藥業旗下的兩款重磅產品,生長激素與重組促卵泡素,過去兩年由于需求的剛性及政策的利好,業績不斷兌現,給投資者不少信心。

    《正經社》梳理獲悉,2018年-2019年,金賽藥業錄得營收31.96億元、48.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36%、50.88%;凈利潤錄得11.32億元、19.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01%、74.56%;凈利率由35.42%提升至40.98%。

    由此可見,在此之前,金賽藥業是一塊“高成長高盈利”的香餑餑。

    加之,2019年11月,長春高新又完成了對金賽藥業 29.5%少數股東股權的收購。收購后,長春高新按 99.5%持股比例對金賽藥業進行合并報表,這有效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利潤,2019年財年,長春高新營收同比增長了37%的,歸母凈利同比增長了76.4%。

    然而,在本次會議紀要中,金磊釋放了金賽藥業的多重利空消息。除透露了金賽藥業明年銷售增速將降至25%及自己年末的減持計劃外,還釋放出金賽藥業核心產品生長激素短期面臨地方集采,以及未來4-5年,一批新的競爭對手陸續上市引發的產品降價風險。

    這些消息令投資者擔憂。不論是地方政府的集采政策還是競爭對手的批量活躍,都將導致金賽藥業過去高成長高盈利的邏輯被打破。

    《正經社》就“金賽藥業生長激素收入各省份的大致分布情況,哪些省份會率先集采?及金磊先生為何提到競爭對手出現的時間是未來4-5年而不是眼下?”等問題向長春高新董事會辦公室進行了求證。

    對方回復道,生長激素收入各省份的分布情況屬于公司內部數據,不能披露;關于競爭對手出現時間的判斷,是來自公司對行業市場的發展變化以及近期來各同行業廠商的實際情況的觀察。

    對方并稱,公司將積極關注市場競爭變化情況,優化調整企業經營政策,確保公司產品的優勢競爭地位,努力以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在會議紀要中,金磊稱面對地方集采與競爭對手的威脅,公司會選擇主動降價,用擴大產品市占率的方式應對上述風險。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

    金賽藥業目前呈現出一定的增速放緩趨勢,不過,國內生長激素的滲透率并不高,金賽藥業在該領域憑借領先的產品矩陣與完善的渠道布局,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市場擴張紅利;

    短期看,公司面臨著地方集采及競爭加劇帶來的降價風險,對利潤空間有一定的壓縮影響;而且,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金賽藥業生長激素的入組情況并不理想,這會拉低公司明年的銷售增速。【思維財經&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校對|然然


    聲明:文章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對上市公司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請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

    長春上市公司有哪些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亞泰集團 一汽轎車 長春高新 長春一東 啟明信息 長春經開 長春燃氣 歐亞集團 一汽富維 長百集團 其他還有幾個不知道是不是 比如吉林高速 東北證券 請朋友們斧正。。

    ···································^^····································


    2015賽季中超,長春亞泰的首發名單: 陣型:4-4-2 門將:29-宋振瑜 后衛:5-伊斯梅洛夫、15-孫捷、23-張笑飛、6-裴帥 中場:7-韓德明、8-杜震宇、17-馬曉磊、32-李光 前鋒:25-阿克斯、9-莫雷羅

    ···································^^····································


    抗癌概念股查一下概念板塊很多,但要說有投資價值得看什么價格買,還得看他們的抗癌藥處于什么階段。如果已經通過臨床且獲批投產,那才是正真開始產生效益的,但往往這時候股價已高,獲利空間也小。最好是研發的新藥處于臨床最后一次試驗快結束時,而且前期試驗效果都不錯,且漲幅還不大的買入這樣獲利空間才大。或者新藥馬上獲得藥監局正式批文前

    ·······································································

    長春高新,東北企業的驕傲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作者:財經楊1219
    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mzy2117)

    新年開市首日,股王貴州茅臺業績不及預期逆勢大跌,兩日跌幅9%,引發市場關于白酒的恐慌。默默無聞、但股價僅次于茅臺的長春高新當晚披露業績預告,凈利潤增長60%-80%,遠超預期,周五股價大漲6.69%。

    長春高新要搶走貴州茅臺的聚光燈?不,它是東北企業的驕傲。

    不斷生長的長春高新

    長春高新全名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顧名思義它在東北吉林省會長春。

    長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底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早期,公司主要依靠金賽藥業、長春長生和華康藥業盈利,輔以少部分的房地產開發業務。

    • 2004年公司將子公司長春長生股權轉讓給時任副董事長高俊芳,與后來疫苗事件的主角長生生物不再有業務上的往來。

    • 2005年金賽藥業生長激素水針制劑國內獨家上市,主要用于機體生長發育,軟骨細胞的分化和發育等;

    • 2008年以后子公司百克生物狂犬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紛紛獲批上市;

    • 2015年以后金賽藥業不斷推出新款的長效水針制劑、促卵泡素等新產品。

    • 2019年公司以發行股份和可轉債等方式購買金賽藥業29.5%股權,持股比例提升至99.50%。

    在長春高新業務結構中,制藥業特別是基因-生物類藥品占比最大,并在逐年提升;房地產業務相對穩定、中成藥產業占比有所下降。

    長春高新營業收入業務結構,財經早餐制圖

    基因-生物類藥品的核心單品是生長激素。2018年長春高新實現合并凈利潤14.63億元,其中生產生長激素的金賽藥業占比79.5%。在生長激素等核心產品的帶動下,公司業績持續上揚,從2010年的8600萬增長到2019年的16.1—18.11億區間,十年間漲幅達到20倍。近幾年來,公司每個季度均取得30%以上的利潤增速,成為不折不扣的白馬。

    長春高新歸母凈利潤增長率,數據來源:choice

    作為國內最大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長春高新正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強大的產品線、領先的市場占有率加速生長。

    東北企業的驕傲

    東北經濟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2019年3季度各省GDP增速排名來看,東三省仍舊低迷,遼寧5.7%,黑龍江4.3%,吉林更是以1.8%增速全國墊底。

    東北企業又怎么樣呢?

    目前在A股上市的東三省企業總數為153家,其中黑龍江38家,吉林42家,遼寧73家。IPO方面,2019年滬深兩市新上市企業198家(包含科創板),其中黑龍江上市1家,遼寧上市3家,吉林吞下鴨蛋。

    東三省上市公司概況,財經早餐制圖

    業績方面,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黑龍江上市公司中20家業績正增長,吉林15家,遼寧40家。數據對比,除吉林外,另外兩省企業業績正增長比例與全國相當。

    但若篩選2018年年報和2019年半年報同時業績正增長后,黑龍江僅有28.9%企業連續業績增長,遼寧為31.5%,吉林僅為16.7%,與全國38.3%平均水平相差甚遠。

    東三省上市公司業績與全國對比,財經早餐制圖

    綜上,東三省存量的上市企業雖不盡如人意,但似乎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差。

    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對東北股票的刻板印象主要來自于近年來出現的幾家“代表性”企業。比如:

    • 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

    • 獐子島,多次上演“扇貝跑了”,眾多投資人欲哭無淚;

    • 烯碳新材,大股東一邊用石墨烯的概念忽悠投資者,一邊套現離場,最終退市;

    • 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更是引起全民憤怒,后被強制退市。

    因為這些性質惡劣的企業出現,產生了東北企業“壞一個、爛一筐”的偏見。

    在153家東北上市公司中,長春高新一枝獨秀,成為資本市場上東北企業的驕傲,原因有二。

    一是,東北國有企業占比較大,且多屬于資源、機械等傳統產業,很難有長期的成長性投資邏輯。

    二是,東北新上市企業太少,缺乏增量機會。2017年新上市的437家企業中東北僅有4家,2018年僅有1家企業獲準發行,2019年也僅有4家。

    東北的“生長激素”在哪里?

    東北,這個“共和國長子”誕生的地方,有驕傲的底氣,但更需實力,需要更多的“生長激素”。

    2016年,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發布,從深化改革、創新轉型、擴大開放等多方面進行謀篇布局。

    時間來到2018年,東北正成為眾多大佬爭奪的“香餑餑”。

    2018年,萬達在東三省大展拳腳,足球基地、萬達廣場和文旅項目密集落地,2019年5月再次豪擲800億元投資沈陽,將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項目、世界一流的國際醫院、世界一流的國際學校和5個萬達廣場。

    2019年6月,另一地產大佬許家印在沈陽投資120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健康養生、文化旅游等項目。

    除了地產圈,代表新經濟的互聯網大佬的蒞臨可能給東北帶來更大的轉機。

    早在2018年初,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就頻繁現身東北,京東計劃三年內在東北進行超過200億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物流、大數據、農村電商等領域。

    隨后,馬化騰、馬云等接踵而至。

    2019年6月,騰訊與遼寧省、沈陽市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遼寧實體經濟與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共同推進遼寧數字經濟發展,加快全省數字化轉型升級。

    7月,馬云率領團隊開啟了“闖關東”之旅,亮相哈爾濱,阿里巴巴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利用阿里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優勢,共同建設“數字龍江”。

    縱觀這兩年,投資必過山海關正成為潮流。以沈陽為核心的東北地區,正在悄然改變。

    資金來了、技術到了、關注度也高了。東北的“生長激素”正在醞釀萌芽中。

    經濟活了,一切就有生命力了。東北企業再度崛起進行時!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