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金融動態第14期
曾經,有個食用油的廣告,舉著喇叭到處喊“1:1:1”,讓人印象深刻,但卻有點不知所云。而今,來自科技保險創新的一個風險承擔比例5:3:2,卻讓西安眾多擁有高新技術的中小科技企業嘗到甜頭。而這也可看出高新區乃至整個西安,在科技保險創新方面一直以來的探索。
啥是5:3:2
啥是5:3:2?簡而言之,這個比例就是,中小科技企業貸款當中的各方,政府、保險公司、銀行所承擔的風險損失比例。
一筆對于中小科技企業的貸款,如果最終科技企業違約,不能償還貸款本息,則銀行盡力清償后,會去找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會賠付整個項目損失的80%;而保險公司會反過來找政府部門,相應部門會補償整個損失的50%給保險公司,當然單一貸款最高300萬。
換句話說,銀行最高會承擔整個損失的20%,而保險公司最高會承擔整個損失的30%,政府部門則最高會承擔整個損失的50%,即5:3:2。
這些可不是行軍長史自說自話,在去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西安市科技保險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暫行)》規定中,對此有明確的的表述。而且,西安市還拿出一筆用于風險補償的補貼資金,專項用于科技企業貸款保障類保險出險后,對保險公司的賠付損失進行補償,其額度為5000萬元。
來自11年前高新區開始的試點
當然,這對于一眾科技企業而言都會是利好,緣何行軍長史會在標題上掛一個“”高新“企業的帽子,其一“高新”企業,指的是高新技術,其自然大都是科技企業,這不必多說;其二,就科技保險創新而言,高新區的試點11年前就已經開始。
當時,在關于“科學技術部、中國保監會關于確定成都市等第二批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市(區)的通知”里,西安高新區赫然在列。可以說,這也是西安保險科技創新的開始。
此后,高新區還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參加科技保險。比如,對保費在10萬元以內的企業,給予不超過實際繳納保費60%的補貼;對保費在1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實際繳納保費的50%的補貼;對參加《西安高新區科技企業集合投保方案》的企業,保費補貼再上浮10%,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20萬元。
事實上,在前述的《辦法》當中,也有相關保險業務補助條款。比如對參加科技保險的科技企業,涉及責任風險保障類、出口貿易保障類和董事監事高管人員責任保障類的,按其實際保費支出的50%給予補助等。可以說,而今科技保險覆蓋面更為全面,也更為“親民”。
科技保險連做兩道"增信”
在這個5:3:2的運轉當中,作為政府部門的科技局、銀行、保險公司各司其職。
科技局審核推薦科技企業,出具推薦函;
銀行對于科技局推薦企業進行審查,提供優惠貸款利率;
保險公司審核辦理企業承保險種,提供優惠保險費率;
此外,還有個保險經紀公司,它是科技保險業務的風險管理顧問,協助企業辦理投保手續等,可以說是總協調人。
據估算,考慮各種補貼等因素,在整個貸款過程中,科技型小微企業所負擔的全部貸款成本,大約在5%左右,而通常的純信用貸款,其利率至少在7%以上,甚至高于12%也不鮮見。更為重要的是,中小科技企業只需要專利或者著作權等,無需實物資產抵押。
事實上,之所以這個貸款產品“親民”,正是因為政府對于科技保險的補貼,給保險公司做了底層增信;而保險公司則為企業信用貸款做了第二道增信。
而參與各方都有著自身的風險負擔比例,也會促使各方都盡可能,扎實做好風險評估;反之對于兩家金融機構,政府層面都有部分的“兜底”,顯然對于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開展這項業務的時候,也會多一點“勇氣”。
“5千萬放貸”中過半數企業在高新區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業務的辦理并不復雜,根據前述《辦法》,補貼資金支持的科技企業,只要滿足以下6個條件:
而在行軍長史看來,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相信這也是該辦法最為看重之處。當前的大環境,顯然讓我們更為清楚“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分量。
據了解,目前該項業務已經試驗運營近半年,已經有十幾家科技企業受益,貸款總額已經達到5000萬元。其業務基本涵蓋各個行業,而其中電子類企業居多;而從地域分布來看,盡管是全市的政策,但是過半數的企業都在高新區。
當然,這一點和高新區的企業屬性,更為相關。根據百度百科顯示,西安高新區有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320家,累計轉化科技成果近10000項,其中9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從理論上說,這些企業都有望從中受益。
結語
作為本地財經觀察者——金融棒棒糖,之所以把一項科技企業貸款保障類的保險服務,做麻雀解剖,并不只是以證真偽,更以為“麻雀雖小”,但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或可小中見大:
其一,市場化仍應是基本原則,即使是在扶助中小企業發展。所謂5:3:2,只不過是市場化下合理、平衡的風險收益比。
其二,基礎設施需要不斷完善,一個區域、一個城市如此,一個產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11年前的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區,到而今的科技保多種風險補貼,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是一項金融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過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關鍵是看新成立多久,還有其他認定條件,具體如下: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9%;2. 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3. 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5%;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5%;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
企業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 自行選擇符合《工作指引》條件要求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等內容進行專項審計;提出認定申請,將以下材料報送所在地設區市科技局: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書(復印件); 3.經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 4.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 5.技術創新活動證明材料:知識產權證書,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獨占許可協議;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證明;環保達標證明;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6.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并附相關證明材料。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原則上每年集中認定四批。每年的一、四、七、十月的最后一天分別為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受理設區市科技局每批次推薦申報材料的截止日期。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企業的申報材料,按技術領域從專家庫中選擇不少于5名的相關專家進行評審,然后報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確定,并在“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企業,由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辦公室填寫審批備案匯總表,報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園區各有關企業:
為全力推進合肥高新區“三次創業”,探索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案、新制度,培育發展一批科技實力突出、創新能力強勁、發展潛力巨大的高成長企業,助力合肥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園區。現就2020年合肥高新區高成長企業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企業對照雛鷹企業、瞪羚培育企業、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平臺型龍頭企業的申報條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登陸合創匯系統進行選擇申報:
1、工商、稅務、統計關系在合肥高新區內,具有法人資格并實行獨立核算。企業無違法記錄,無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無環境污染事故,未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符合合肥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
3、行業性質:非煙草、鐵路、礦產資源、公共服務等壟斷性行業企業,以及房地產、基礎建設、銀行等行業。
(一)雛鷹企業
1、申報條件
雛鷹企業是指注冊時間不超過10年(2010年1月1日及以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具備一定先進性、未來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擁有一支穩定的研發團隊,科技人員占員工總數10%以上,研究開發費用占當年企業營業收入的5%以上,當年營業收入為正增長,并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2018年營業收入大于等于100萬元、小于500萬元,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0%以上;
(2)獲得過專業投資機構股權融資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專業投資機構: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專業投資機構以及上市公司)
(3)省高層次人才團隊、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市領軍人才引進計劃等國家、省、市入選專家在高新區創辦的企業;
(4)獲得創新創業大賽獎項(國家、省部級三等獎以上)的企業或者通過“合創匯”活動評選出的“合創之星”。
(5)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
2、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雛鷹培育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知識產權、人才計劃、股權投資協議及資金到賬證明、專業風險投資機構需提供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證明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獎項、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等相關證明文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雛鷹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二)瞪羚培育企業
1、申報條件(滿足條件之一)
(1)2017年企業營收處于500-1000萬元區間,近三年營收或納稅復合增長率大于等于20%,且企業近三年綜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大于等于5%;
(2)2017年企業營收處于1000-5000萬元區間,近三年營收或納稅復合增長率大于等于15%,且企業近三年綜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大于等于5%;
(3)2017年企業營收500萬元及以上,已累計獲得風投機構500萬元以上風險投資。
(4)注冊時間不超過3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2000萬元。
(5)注冊時間不超過5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
2、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瞪羚培育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股權投資協議及資金到賬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瞪羚培育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三)瞪羚企業
1、申報條件(同時滿足營收指標和研發投入指標)
(1)經濟指標(滿足條件之一)
①2017年企業營收處于1000-5000萬元區間,近三年營收或納稅復合增長率大于等于20%;
②2017年企業營收處于5000萬-1億元區間,近三年營收或納稅復合增長率大于等于15%;
③2017年企業營收1億元以上,近三年營收或納稅復合增長率大于等于10%;
④注冊時間不超過3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業營收不低于1億元;
⑤注冊時間不超過5年(2015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業營收不低于3億元。
⑥2017年雇員人數100人及以上,最近三年雇員人數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
(2)創新指標
企業近三年綜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大于等于3%。
2、瞪羚企業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瞪羚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其他上傳材料的附件)。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瞪羚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四)潛在獨角獸企業
1、申報條件
(1)企業成立5年以內(2015年1月1日及以后),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最后一輪融資后估值達1億美元。
(2)企業成立5-9年(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最后一輪融資后估值達到5億美元。
2、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潛在獨角獸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股權投資協議和資金到賬證明;其他上傳材料的附件)。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準獨角獸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五)獨角獸企業
1、申報條件
注冊時間不超過十年(2010年1月1日及以后),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企業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
2、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獨角獸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股權投資協議和資金到賬證明;其他上傳材料的附件)。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獨角獸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六)平臺型龍頭企業
1、申報條件
平臺型龍頭企業是指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引領和帶動行業發展能力強,企業主營業務突出,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高,行業細分領域排名前五。
(1)經濟指標(滿足條件之一)
①2019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50億元以上,納稅不低于9000萬元;
②2019年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30億元以上,納稅不低于9000萬元;
③市(估)值60億美元以上。
(2)創新指標(需同時滿足)
①企業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屬于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主持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或牽頭成立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
②投資入股高新區企業五家以上且當年有兩家以上入選高成長企業(不含雛鷹);
③建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0%,近三年綜合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不低于3%。
2、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按順序裝訂):封皮、目錄、《合肥高新區平臺型龍頭企業申請書》、附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企業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間費用明細表需要有稅務局的章,并加蓋公司公章);股權投資協議和資金到賬證明、投資入股區內企業、研發機構等相關證明材料)。
(2)裝訂說明:紙質材料使用A4紙雙面印刷,每部分之間用彩頁隔開,書籍式裝訂成冊并加蓋企業公章(騎縫章)。為方便查檔,書脊注明:2020年平臺型龍頭企業申報+企業簡稱。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