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的研究顯示,父親的年齡越大,遺傳給孩子的基因突變就越多。
現代人生孩子的時間越來越晚了,這一趨勢不僅發生在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化進行得比較充分的國家,晚婚晚育都已成為常態。
對于晚育帶來的問題,以前大家關注得最多的是母親一方,畢竟女性的生育期結束得比男性早,高齡產婦在生孩子時也會帶來各種問題。這種討論的結果就是:大齡女青年們越來越在意自己結婚生子的時間,不希望拖得太久,而大齡男青年則普遍缺乏緊迫感,仿佛生孩子只是女方的事情,和自己沒什么關系。
但是,今年8月22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刊登了一篇論文,給了大齡男青年們當頭一棒。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解碼基因公司”(DeCODE)的科學家們,這家總部位于冰島的基因測序公司測量了78對冰島夫妻以及他們所生孩子的全部基因組順序,得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結論:孩子的大部分基因突變來自父親,其數量和父親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父親生子時的年齡越大,來自父親的基因突變就越多。相比之下,來自母親的基因突變是恒定的,不會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眾所周知,一個人自身基因組的一半來自父親,另一半來自母親,但在遺傳的過程中總是會產生少量錯誤,這就是基因突變的由來。基因突變大都發生在基因復制的過程中,一個男人的精母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細胞分裂,生產出成千上萬的精子,而一個女人從剛生下來開始,就已經攜帶了她這輩子所需要的絕大部分卵子,不需要基因復制,所以科學家們早就通過這一現象推斷出,人類下一代基因突變中的大部分應該來自父親,只是不知道父親占多大比例罷了,而這篇論文測出了這個比例。
但是,這篇論文最具革命性的意義在于首次測出了父親年齡與基因突變數量之間的關系。在基因測序技術成熟之前,這個數據是很難估算的,只能通過局部的研究來推斷整體的情況。這次,“解碼基因公司”的科學家們依靠手中掌握的基因組測序技術,測量了219個人的全部基因組序列,用這個“笨”辦法一勞永逸地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本次研究中父親樣本的平均年齡為29.7歲,來自父親的基因突變頻率為平均每1億個核苷酸出現1.2個突變,突變總數四倍于來自母親的突變。父親的突變率每16.5年增加一倍,也就是說,一位36歲的父親遺傳給孩子的基因突變總數兩倍于20歲的父親。
如果把這個研究擴展到整個冰島的話,那么2011年出生的冰島孩子平均要比1980年出生的孩子多攜帶70個基因突變,這是因為如今冰島男人當爸爸的平均年齡為33歲,而1980年時僅為28歲。
那么,這些基因突變意味著什么呢?首先,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而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無意義的冗余片段,因此大部分基因突變都是中性的,既無害也無益;其次,如果某個基因突變正好位于有用片段內的話,那么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這個突變是有害的。
“父親年齡越大,孩子繼承的基因突變就越多。”解碼基因公司創始人凱里·史蒂芬森(Kari Stefansson)博士解釋說,“基因突變的總數越多,其中一個是有害突變的可能性就越高。”
關于突變基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目前研究得最多的就是自閉癥。就在今年3月,《自然》雜志曾經連續刊登了三篇關于此事的論文,得出結論說,父親的年齡越大,孩子患自閉癥的可能性就越高。自閉癥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搞清,科學家并不知道哪幾個基因與自閉癥直接相關,因此只能通過基因突變的整體頻率來推斷自閉癥的發生概率。
類似的情況在精神分裂癥領域也被觀察到了。事實上,本次冰島實驗專門挑了一批患有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的孩子,結果發現他們患病的原因很可能與基因突變頻率的增加有關,而冰島近幾年患自閉癥的兒童數量有了顯著增加,史蒂芬森估計這一現象與父親年齡的增加有很大的關系。
這一傾向在其他發達國家也被觀察到了。比如,現在每88個美國小孩就有1個患有自閉癥,這個比率比2007年時又增加了77%。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丹尼爾·格施溫德(Daniel Geschwind)教授認為,這一增加的部分原因在于自閉癥診斷水平的提升,但也和基因突變率的增加很有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隨機的基因突變正是人類進化的來源。沒有基因突變,人類是不會被進化出來的。“我們也許可以這樣想,”史蒂芬森說,“基因突變對下一代不利,但對整個人類而言則是有好處的。”
(作者:土摩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