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趙薇說的丁達爾現象是什么?能杜絕嗎?

    最近,著名影視明星趙薇發布了一條呼吁少放煙花爆竹、治理霧霾天氣的微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微博中一句“從身邊小事做起,杜絕丁達爾現象”又帶給大家一個新名詞“丁達爾現象”。什么是丁達爾現象?它和霧霾是什么關系?丁達爾現象能夠被杜絕嗎?

    丁達爾現象,是由英國科學家約翰?丁達爾于19世紀中期進行研究而得名的。簡單來說,丁達爾現象就是一束光在通過分散有一定大小顆粒的分散系(包括液體和氣體)時,能產生一條明顯可見的光路的現象。

    那么,這條光路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由分散系中存在的顆粒物質對光的散射造成的。如果分散系中顆粒的大小可以和入射光的波長相當(一般來說即大于入射光波長的1/10,對于可見光來說大小約超過數十納米即可),當光照射到這樣的顆粒上時,會有一部分光隨機的向其他方向發散開來,這就造成了光的散射。這些不再沿著照射方向傳播的光被我們看見,這就形成了明顯的光路。

    不過,如果顆粒太大或太小,都會對散射發生影響。如果顆粒太小,這種單純改變光路的散射(稱為米氏散射)就會變得很弱,使得丁達爾現象不再顯著。當顆粒直徑達到分子尺度時,另一種依賴于入射光波長散射模式(稱為瑞利散射)成為主導因素,而瑞利散射由于各個小顆粒之間光線的相干,因此不能形成可見光路。利用丁達爾現象的這一特性,可以作為區分分散質以單獨分子存在的溶液,以及以分子團(大小介于1-100納米之間)存在的膠體的依據。以另一方面,如果顆粒過大,那么顆粒對光線的反射成為了主導因素,同樣不利于丁達爾現象的產生。

    那么大家應該知道霧霾和丁達爾現象的關系了:在霧霾天氣中,有大量不同大小的小顆粒懸浮在空氣之中,這些顆粒中較小的部分,其大小能夠滿足丁達爾現象產生的條件,因此若在霧霾中打開路燈或車燈,就能看見典型的丁達爾現象的光路。因此說,霧霾的確可以產生丁達爾現象。

    丁達爾現象可以被“杜絕”么?其實這個問題并不恰當。丁達爾現象是分散系的光學特性,只要分散系中的顆粒大小符合要求就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此外,丁達爾現象只對顆粒大小有要求,而對顆粒成分并沒有要求,霧霾形成丁達爾現象,只是由于懸浮顆粒大小符合罷了。其實,在干凈的環境中,如果有薄霧飄過,一樣能觀察到丁達爾現象。不過要指出的是,在較厚的霧中,由于水滴顆粒較大,這時光線在小水滴間的漫反射對光路的產生貢獻更大。畢竟我們能看到那白霧正是光線反射的結果。

    綜上,丁達爾現象本身是無法杜絕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尾氣排放、少放煙花炮竹等方式減少霧霾顆粒。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我們的努力,的確可以杜絕由于霧霾形成的丁達爾現象。


    • 發表于 2014-01-10 00:00
    • 閱讀 ( 831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