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報價,也稱為價格報價(盡管報價也用于指其他事物),是以本國貨幣對外幣的匯率。外匯匯率用另一國的貨幣表示一國貨幣或貨幣,其報價通常在小數點后4到6之間地點。例如,法國使用歐元,假設以歐元為單位的歐元價值為美元的一半...
直接報價,也稱為價格報價(盡管報價也用于指其他事物),是以本國貨幣對外幣的匯率。外匯匯率用另一國的貨幣表示一國貨幣或貨幣,其報價通常在小數點后4到6之間地點。例如,法國使用歐元,假設以歐元為單位的歐元價值為美元的一半。在美國,法國的直接報價為每1歐元0.5美元。在法國或任何以歐元為貨幣的國家,美國的直接報價為每1美元2歐元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法國人想用500歐元換美元,他可以得到250美元的回報。如果一個美國人用500美元換了歐元,他會得到1美元,000歐元。作為國際貨幣兌換的一部分,直接報價包括以本國貨幣對外幣的匯率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在表達匯率時使用直接引語,而其他國家則使用間接引語,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歐元區,或者是以歐元為貨幣的歐洲國家集團。間接報價是以外幣對本國貨幣的匯率。因此,利用上述假設情況,法國對美國的間接報價是每1歐元0.5美元

匯率——貨幣買賣或交易的成本——總是在變化。當考慮匯率時,將匯率看作分數是很有幫助的。對于直接報價,這意味著將基礎貨幣放在底部,并將術語貨幣放在頂部。基礎貨幣或單位貨幣是貨幣,等于1,而術語貨幣或價格貨幣是與基礎貨幣進行比較的貨幣。在假設的情況下,如果直接引用美國到法國:0.5美元/歐元。但是,這不是正確的書寫方式。基礎貨幣的縮寫在貨幣的縮寫之前。使用相同的例子,寫一個直接引述對于美國對法國的匯率,我們可以寫為歐元兌美元是0.5,分數的順序顛倒了,無論是直接報價還是間接報價,基礎貨幣都是第一位的,而貨幣這個術語是第二位的直接引述時,匯率與本幣價值成反比關系,這一點在尋找匯率直接引證的等式時更為明顯:匯率=本幣/外幣假設外幣保持不變,如果本國貨幣(也就是定期貨幣)的價值上升或升值,匯率就會下降;如果本幣貶值,匯率就會上升;或者,如果基礎貨幣升值,本幣保持不變,匯率會上升,如果外幣貶值,匯率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