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卡季后賽球隊是指在某個體育聯盟中,盡管沒有贏得自己的賽區而進入季后賽的球隊。在NFL中,它分為國家足球大會和美式足球大會,然后在每個分區內又分為北、南、東和西分區,每場比賽中,四個分區的優勝者加上兩個外卡球隊,分...
外卡季后賽球隊是指在某個體育聯盟中,盡管沒有贏得自己的賽區而進入季后賽的球隊。在NFL中,它分為國家足球大會和美式足球大會,然后在每個分區內又分為北、南、東和西分區,每場比賽中,四個分區的優勝者加上兩個外卡球隊,分區冠軍無論戰績如何都能進入季后賽,而在非分區冠軍中有兩個最佳戰績的球隊都有資格成為外卡季后賽球隊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在季后賽中包括一支外卡球隊。NFL季后賽的第一輪通常被稱為外卡賽。它以兩張外卡為特色與兩個最低種子賽區冠軍比賽的球隊。這兩場比賽的贏家將在分區賽中與排名前兩名的球隊交手。這兩支排名前兩的球隊的優勢是必須少贏一場才能進入超級杯

一名美式足球運動員。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使用類似的系統,盡管只有一支外卡季后賽球隊可與三級聯賽并駕齊驅全國聯盟和美國聯盟的優勝者在季后賽的第一輪,球隊將以最好的戰績與分區冠軍交手,除非兩隊在同一個分區,而其他兩個分區冠軍則互相比賽。這些系列賽的贏家將在聯賽冠軍系列賽中面對面,這是世界大賽的前身美國橄欖球聯盟從1970年開始使用外卡系統,在最初的35年里,只有四支外卡球隊贏得了超級碗。1980年的奧克蘭襲擊者隊擊敗費城老鷹隊,成為第一支贏得超級碗的外卡季后賽球隊。1997年丹佛野馬隊,2000年巴爾的摩烏鴉隊和2005年匹茲堡鋼人隊也分別以外卡的形式贏得了超級碗。外卡成功在棒球中比在足球中更常見,也許部分原因是外卡球隊不像在NFL那樣,比頂級球隊多贏一場比賽的劣勢。棒球從1995年開始使用外卡,第一支贏得世界大賽的外卡季后賽球隊是1997年的佛羅里達馬林魚隊。從2002年到2004年,甚至有一段時間出現了外卡季后賽球隊連續三年贏得世界大賽冠軍,2002年的系列賽有兩支外卡球隊,巨人隊和天使隊,但它并不總是被稱為外卡,在NBA和NHL中,每次會議只有3個分區冠軍和5個被認為是外卡的季后賽球隊,所以不使用"外卡"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