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是一種影響反芻動物,尤其是綿羊的非傳染性疾病,由藍舌病毒(BTV)引起,通過叮咬庫蠓屬的蠓傳播。藍舌病可摧毀家畜種群,但目前尚無人類感染病例的報告 藍舌病是通過叮咬蠓蟲傳播的。藍舌病在非洲、亞洲、澳大利亞、歐洲...
藍舌病是一種影響反芻動物,尤其是綿羊的非傳染性疾病,由藍舌病毒(BTV)引起,通過叮咬庫蠓屬的蠓傳播。藍舌病可摧毀家畜種群,但目前尚無人類感染病例的報告

藍舌病是通過叮咬蠓蟲傳播的。藍舌病在非洲、亞洲、澳大利亞、歐洲都有記載,自1998年10月以來,藍舌病一直向北蔓延。藍舌病在地中海氣候中是季節性的,在那里它在冬季消退,因為蠓不能在寒冷的環境中生存,所以這種疾病在越冬季節的存活,要么是由于蠓在冬眠狀態下存活下來,要么是由于疾病傳染給了受感染的反芻動物的后代,如果是后者,那么受感染的后代將是無癥狀攜帶者,在夏天,它們會通過蠓把疾病傳播給其他人。

羊通常會感染藍舌病藍舌病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受感染的動物有時會出現舌色發紺,或藍色,其他常見癥狀包括高燒、面部腫脹和唾液過多有些動物會出現其他癥狀,如鼻腔分泌物或呼吸困難。在晚期病例中,藍舌病動物可能會出現頭部扭轉和/或足部損傷,嚴重到妨礙行走。有些動物被感染動物沒有癥狀,但有癥狀的動物病情進展很快,經過5-20天的潛伏期,所有癥狀通常在一個月內出現,有些品種的綿羊死亡率高達90%,最嚴重的動物會在出現癥狀后一周內死亡。恢復通常是一個月的過程。藍舌病沒有治療方法,但可以通過檢疫、接種疫苗,以及對蠓媒介的控制。接種疫苗只對某些BTV菌株有效。通過防止蚊蟲滋生地(通常是糞便堆和潮濕的土壤)的增殖,以及在黃昏到黎明(蠓蟲最活躍的時候)保護動物來控制蠓類

已知藍舌病會摧毀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