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輻射是地球釋放回太空的熱能或光能,主要是以它從太陽接收到的總輻射的百分比來表示的。這也被稱為反照率,它表示為任何恒星體(包括行星、小行星或宇宙飛船)光能的比率或百分比,地球輻射的另一個術語是發出的長波輻射(OL...
地球輻射是地球釋放回太空的熱能或光能,主要是以它從太陽接收到的總輻射的百分比來表示的。這也被稱為反照率,它表示為任何恒星體(包括行星、小行星或宇宙飛船)光能的比率或百分比,地球輻射的另一個術語是發出的長波輻射(OLR),它泛指地球向太空輻射的大部分是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是熱能或黑體輻射的一種形式

地球輻射是地球從太陽接收的輻射的百分比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陽輻射的平均值為每平方米70瓦,返回太空的峰值輻射發生在赤道沙漠地區,每平方米約350瓦,當接近極冠時,輻射量下降到每平方米150瓦以下。從任何一個位置逃逸到太空的實際輻射量取決于大氣中對長波長光的阻擋和吸收有不同影響的短期條件來自全球大氣的工業活動,這種對熱量的俘獲效應也隨之增強,總體上降低了地球的總輻射水平

地球輻射集中于地球向太空發射的熱能和光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算了地球輻射平衡。在大氣水平接收到的太陽光中,6%立即反射到太空中,另外20%被云層反射掉。另外19%的輻射從未到達地面,16%被大氣吸收,3%被云層吸收。到達地球表面的光中,其中的4%會立即反射回太空,而到達陸地和海洋表面的剩余光(51%)實際上是地球輻射的組成部分,其中太陽輻射的一半略多于地球表面,大約70%的輻射最終會泄漏回太空,而其余的則會被大氣和水蒸氣吸收。這意味著大約三分之一的太陽輻射最終會散失回太空,還有三分之一的光從未到達地面,被大氣本身反射掉。雖然能量傳遞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地球在夜間向太空的輻射量也比白天多,因為地球表面的溫度直接影響熱量的損失量,行星在晚上會逐漸變冷然而,地球上不同的表面有不同的反照率水平,或它們吸收和反射多少光能的比率。反照率為0等于總能量吸收,值為1表示全反射,這兩種情況在現實中從未出現過。混凝土表面的反射質量為55%,草的反射質量為25%,典型的17%的土壤。地球上對幾乎所有地球輻射影響的反照率非常高的地區包括那些被新雪覆蓋的地區,那里的雪覆蓋率在80%到90%之間;那些反照率很低,幾乎完全吸收光能的地區包括生長季節最高峰的針葉樹林,具有反射性質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