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百公里加速
百公里加速快的電動車是特斯拉MODEL S P85D(3.4秒)?不,你out了!由瑞士一批大學生設計及制作出的名為“格里姆瑟爾”的電動方程式賽車,每百公里加速時間只需1.785秒。車身使用碳纖維制造,僅重168公斤,推動系統由4個獨立輪轂摩打組成,最高馬力達200匹,總扭矩達1630牛米。這一時間打破2013年由荷蘭另一家大學創下的2.134秒紀錄。
雖然方程式賽車離日常使用很遠,但高精尖的技術總有一天能夠應用到民用車型中。

充電時間最短
現在的電動汽車一般用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的原理和我們的手機電池是一樣的。充電時分快充和慢充。以普通家用轎車為例,快充的話可以在半小時內充滿70-80%,但是充電電流極大,對電池有損害,如果是慢充的話可能要7-8小時充滿。
而且雖然現在有很多汽車企業號稱可以在220V市電上充電,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那么多電池在充電時就如同接上了一個超大功率的電器,可能一個小區都要跳閘。
寶馬北美汽車公司在其2014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會議上宣布面向市場推出其寶馬i直流快速充電樁,該寶馬i直流快速充電樁可以使寶馬i3純電動汽車電池在30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
不過該種充電裝置的需要相應且造價高昂的“連接器”,不適用于一般家庭。
續航里程最長
目前國內在售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在100-300公里這個范圍內,除了滿足用戶日常上下班的通勤需求外,恐怕難以進行長里程的行駛。況且,很多地區充電設施并不完備,難有消費者愿意購買電動車。
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該公司“將有可能開發出一款805公里續航里程的汽車”。這正是得益于石墨烯基陽極材料的發展,這種材料將可把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輸出功率提高三倍。
石墨烯與氧化釩的混合物能創造出僅需20秒鐘即可完成充電的電池陽極;而且,即使是在充電1000次以后,這種電池陽極仍可保住90%以上的容量。
當然,造價極端高昂也不免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發展趨勢最熱
主流電動車生產廠商都在提高電池續航能力、提高車輛操控性能上絞盡腦汁的研發著。目前,眾多豪華車廠商在未來將引領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對于無線充電技術,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其無線充電所帶來的便利性。由于無線充電技術無需電纜,無需人力干預,在需要充電時僅需將汽車停放在充電面板之上即可。因此其能夠帶來巨大的便利性。
諸如寶馬、沃爾沃、日產以及大眾等公司都正在對其自家生產的無線充電系統進行測試。
世界銷量最大
2014年上半年,全球銷量前三的電動車分別是:日產聆風、三菱歐藍德PHEV、特斯拉Model S。
日產聆風是一款五門五座掀背轎車,由層疊式緊湊型鋰離子電池驅動,在充滿電情況下可行駛160公里。家用200伏交流電經過8小時可為其充滿;10分鐘快速充電可供該車約30%的電量。聆風在美國的售價約合人民幣17.27萬元,明年將進口至國內,預計售價將超過25萬人民幣。
聆風使用新研發的鋰電池組,其性能表現與普通經濟型掀背車接近,電池組最大能支持120 hp馬力的電動機。配搭的電動機的峰值馬力和扭矩輸出分別為107hp和280 Nm,動力數值與大部分小型和中型家用車的表現接近,并且扭矩輸出相對于汽油機的優勢非常明顯(提速更快)。

各國市場最火
截止201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三年累計銷量已達到50萬輛。美國以20萬輛的銷售量居首,其次日本排名第二,中國第三,荷蘭居于第四。
以美國為例,銷量前三位的分別是日產聆風、豐田普銳斯、雪佛蘭沃藍達這三位久經沙場的“老”家伙,諸如特斯拉Model S、寶馬i3、i8等名氣更響的“新”車型銷量并不突出。
畢竟,追求節能環保、能滿足日常通勤的車型才是更多消費者的訴求,又快又能夠提高B格的那些,還是留給土豪們來買吧!
結語
用“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來概括電動車的發展再合適不過,在“廠商發力、政府鼓勵”的大背景下,我們理應對電動車抱以較高的期待。不過目前電動車相對昂貴的售價、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等弊端也無法忽視,作為處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浪尖”之上的純電動車們,仍需努力!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