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媽媽,餓餓,飯飯。
B:寶寶乖,洗完手手,就吃飯飯。
相信對于這段對話,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聽上去即溫馨又可愛,似乎能夠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可是又有育兒專家宣稱和在學習語言的小孩說疊詞,會不利于其語言的發展。兩種觀念各執一詞,我們到底該聽誰的?

疊詞,一個神奇的名字
疊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詞匯現象,它的使用非常普遍,既廣泛存在于書面語中(靜悄悄),也應用于日常用語(么么噠)。漢語的名詞、數詞、量詞、形容詞、副詞、動詞以及象聲詞都有重疊變化。疊詞是一種能夠表達多種語義色彩的語言現象。因此,能夠準確、恰當、自然而巧妙地使用疊詞,既可以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也有助于對語言的理解。
疊詞主要有四種變式,大家感受一下:首先是賣萌ABB式的「壞叔叔」,AAB式的「叔叔壞」,還有口齒不清ABAB式的「壞叔壞叔」,和宇宙最嗲AABB式「叔叔壞壞」。

就語言的角度而言,疊詞不外乎有兩大作用,一是增加語言的韻律感,二是起強調的作用。從增加語言的韻律感來看,疊詞的節奏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如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七個疊詞,把詞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狀態描寫得淋漓盡致,體現了疊詞的獨特魅力。從強調的角度來看,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這些,顯然,說"我已經清清楚楚知道這件事"和"我已經清楚知道這件事"有著程度上的區別。這說明疊詞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它的恰當運用,能使音律和諧,表達豐富的內容,達到藝術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疊詞的使用也即重復使用,能夠減輕語言的壓力,這對于剛剛習得語言的小孩來說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小孩說尿尿,父母就知道他想去洗手間了,小孩說糖糖,父母就知道可能他是想吃糖果了。小孩不需要運用其他復雜的詞句,便能讓大人們明白他們的想法。
疊詞,一種很萌的兒向語
那些模仿兒童幼稚的腔調所成的疊詞,若從語言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就被稱為兒向語(infant-directed speech)。
除了跟小孩子說話喜歡運用兒向語外,還有哪些情況也會用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對話:
A:親愛的寶寶,明天我們去爬山山好不好呢?
B:親親,我想明天去逛街街哦,買件漂亮的衣衣參加聚會……
A:哦,好吧,我聽寶寶的。
不知道看完這段對話的親們有怎么樣的感覺,雞皮起了一身還是肉麻了一地。是的,外人看來有點接受不了的疊詞,卻習以為常地存在于情侶的對話中,而且還百說不厭,百聽不厭。
疊詞有著重疊的音節,反復作用于人們的聽覺,能增強人們對語音的感受,使聽覺能得到一種回環往復,并且這種疊詞格外能表現出一種親昵、愛憐的情感。
人們常說,戀愛中的人像個孩子,喜歡被人哄著、寵著,孩子喜歡疊詞,而墜入愛河的情侶們也愛相互說疊詞,表達雙方親密無間而又濃情密意,真是羨煞旁人了。
另外,某些愛賣萌的大人也喜歡說疊詞,把自己裝得更加"二",這樣就是萌上加萌,越來越萌啦。

疊詞,一個客觀的規律
如果說,前面兩條說的都是一般現象的話,那接下來就是本質的規律了。
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和聯系的工具,也是個體發展其他高級認知活動的基礎,當個體明白了代表事物的字眼的含義時,他就能夠用一種符號來代替他身邊的種種事物,傳達他的思想、情感、需要,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從而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下是兒童口語獲得的年齡與階段特征:

小孩語言發展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在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小孩子會喜歡用疊詞來表達。
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以前跟我同屋住的女老師,有一個小女兒絲絲,2歲左右,她剛來的時候不太愛說話。有一回我回來了,她正在跟隔壁屋的小女孩玩,那個小女孩年齡稍長很有禮貌地叫我"阿姨",這種情況出現了好幾次。之后,再有一次,我回來了,她媽媽教她叫我"阿姨",她不說話,媽媽就教她叫"姐姐",絲絲就叫"姐姐",我說了聲,絲絲真乖。接著,又有一次,我回來了,絲絲馬上叫了我"阿姨",我十分驚奇,對著絲絲說,絲絲真棒,上次才會說一個字,現在已經可以說不同的字了。可是心里還真是有點郁悶,如果你只會叫"姐姐"那該多好啊,起碼可以把我叫得年輕點。
疊詞,一些規范的使用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疊詞具有減輕語言壓力的作用,還能表達一種親昵、愛萌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疊詞的出現本身就符合嬰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但我們還是要強調疊詞要規范使用。
所謂的規范使用,就是說在和寶寶交流時,該用疊詞的地方用疊詞,不該用的地方,就盡量不要用。例如,我們形容動作比較慢,可以說慢吞吞,"吞吞"這個疊詞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用"椅椅"來表示"椅子"的話,就有點不太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了。而且,不少幼兒會用疊詞來取代其他語法結構,例如,他說,"爸爸球球",可能就是想爸爸把球給他。但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便會使小孩的語言交流方式有偏差,不利于其正常的語言發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留意寶寶用疊詞是否正確,及時糾正他的錯誤,教會他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當寶寶伸出雙手說:"媽媽抱抱"時,媽媽可以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然后說"媽媽來抱寶寶了"。多讓小孩聽到正常的交流方式,次數多了,他也會慢慢模仿,從而掌握正確的交流方式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