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相貌與人品有關系嗎?

    漂亮的就是美好的,這是人們既定的認知模式,單純由外在的美肯定內在的美,然而,如果先看到了內在的品質,這會對外在的審美認知產生影響嗎?你會覺得一個惡毒的美女漂亮嗎?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有關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最有力的發現就是“美即是好”的固定認識模式:與長得不好看的人相比,長得好看的人能得到別人更正面的解讀和對待。但我的確遇到過這種情況,前一秒還覺得別人漂亮,可他們一開口說話,我就不那么覺得了。同樣,有些人盡管長得不是很好看,但非常友好,讓人忍不住向他們靠近。

    我知道通常人們認為漂亮的就是美好的,可讓我不解的是,美好的就漂亮嗎?我的意思是,我知道我們生活在一種極度受外在蒙蔽的文化中,而且研究表明,如果一開始我們就認為某個人長得好看,我們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人面部平均化(面部特征接近人群平均值的臉要比有極端特征的臉更具吸引力),面部對稱且有明顯的性別特征,但是,難道性格、優秀品質這種東西就不會影響我們對外在長相的認識嗎?

    嚴章與其同事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將參與者(都是中國人)隨意分成三組,并讓他們對60個陌生中國女性的照片做出評價。所有這些照片都來自谷歌,并且照片上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很正常。兩周以后,參與者們對同樣的照片又進行了一次評價。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其中一組對照片中人物的性格做出了正面的分析(比如,優雅,真誠),另一組卻給出了負面的分析(比如,邪惡,吝嗇),而第三組沒有給出任何評價。

    第一輪評價,三組人員對照片的評價沒有較大的不同,但第二輪評價就不同了。對照片中人物的性格做出正面分析的第一組認為他們是最有吸引力的,而做出負面性格分析的第二組卻給出了最低的評價。

    由研究結果可知,好的性格的確會影響外在吸引力的判斷。正如研究者所說,該研究結果表明,人內在的心里活動與外在的面部表情是有聯系的,而且人是心理和生理的整合體。

    或許這項研究太沒說服力,如果照片上的人是我們所熟悉的,那么可能情況就不一樣了。 Kevin Kniffin 與David Sloan Wilson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正如他們所說,為什么性格特點會影響我們對別人外貌的認識,其原因是不斷變化的。盡管漂亮是對健康價值的評定,但為什么又只看外在,原因無從可知。作為社會一員,其健康價值同時受到外在和內在特征的影響。

    在一項研究中,參與者通過同學錄上的照片,對其高中時期的同班同學進行評價,從外貌、熟悉程度、受歡迎程度以及受尊重程度四個方面進行評價。研究者又讓從未見過照片本人的陌生人(與該參與者同性別同年齡)對同樣的照片進行外在吸引力的評價。總的來說,同學錄上我們越熟悉越尊重且越受我們喜歡的同學,我們越認為他們長得好看。無論性別,非外在特征對外在吸引力的影響都非常重要。

    研究者們對非外在特征的這種影響給出了一個恰當的例子。一個參與者完成評價之后,研究者們也看了看那張照片,該參與者認為照片上的那個男的最丑,而在研究者以及之前從未見過此人的陌生人看來,照片上這個人并不丑,實際上從外貌來看他非常一般。他們拿著那張照片問她,為什么認為他丑,她立刻一臉厭惡的表情,說這個人有多可惡。盡管這個人可惡的品性與其外貌無關,但她還是對其形象感到厭煩。這離他們上次見面已經30年了,但她還是對這個男人感到很惡心。

    第二個研究,要求大學劃船隊隊員們在一年多的訓練和比賽結束之后對其他所有隊員進行評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天賦、努力程度、受尊重程度、受歡迎程度以及外在吸引力。男隊員還受到一群同齡陌生人的評價,且僅評價外在吸引力。(該照片是一張集體合照)。同第一個研究一樣,無論性別,非外在特征對外在吸引力的判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了解對方非外在特征的隊員的評價同陌生人的評價有很大的不同。

    舉個活生生的例子,研究者們對一名男性隊員進行了研究,他被視為全隊最差勁的隊員,而且還是流言蜚語的聚焦點。結果呢,全隊的其他的成員一致認為他長得很難看。相比而言,另一個發奮努力的隊員,大家認為他很可能會成為美國奧運會的參賽選手,而且全隊的每個成員都認為他長得好看。有趣的是,對這兩名隊員外在吸引力的評價竟如此之大,然而從對該兩名隊員并不了解的參與者作出的評價來看,這種差別并不明顯。

    第三個研究,要求將進行為期6周的暑期考古學課程的學生們在開課的第一天對班上的其他同學作出評價,從熟悉程度、聰明程度、努力程度、受歡迎程度以及外在吸引力方面進行評價。在考古挖掘現場一起工作,每天相處時間大約為8個小時,每周工作5天,一共6周,之后,在課程結束的那天,同學們又進行了一輪評價。同前兩個研究結果相一致,非外在特征(尤其是喜歡程度)對最終的外在吸引力判斷有著很大的影響,且這種影響遠遠超過最初的印象。

    開課第一天,班上同學給一個女性的外在印象分低于平均值(3 .25)。然而,最后她卻成了班上相當受歡迎、非常勤奮的一員。令人吃驚的是,課程結束那天,她的得分從第一天的3.25上升到7.00!她的外在印象分增加了許多,而其實她并沒有對自己的外貌做出改變。

    以上結果表明,有時候通過外貌對別人產生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是不可靠的,有時候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對別人進行評定。其實這只需要加深對別人的了解。正如研究者所說,“互相了解且有往來的兩人,對彼此外在吸引力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方的品質,然而在雙方建立友好關系前,僅僅憑外貌或者照片或者觀察,是察覺不到這種品質的。

    我同意研究者的觀點,評判一個人是否有外在的吸引力,如果我們不對別人的品格有些許的了解,而僅憑照片或者初次的一面之緣就妄下定論,這是不妥的。但是,我非常喜歡研究者提出的變美妙計:“要想提高自己的外在吸引力,就得變成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我知道或許你不贊成這種說法,但是以上研究結果的確表明,如果你想提高你的外在吸引力,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你的品質。

    (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翻譯:李敏;審校:張靜雅)

    • 發表于 2014-11-30 00:00
    • 閱讀 ( 80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