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是一種由鈣、鎂、碳和氧組成的礦物,化學式為CaMg(CO3)2。它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鈣鎂。這種礦物是以法國礦物學家德奧達特·多洛米厄(Deodat Dolomieu)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791年首次對它進行了描述。它可以作為沉積巖出現,...
白云石是一種由鈣、鎂、碳和氧組成的礦物,化學式為CaMg(CO3)2。它的化學名稱是碳酸鈣鎂。這種礦物是以法國礦物學家德奧達特·多洛米厄(Deodat Dolomieu)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791年首次對它進行了描述。它可以作為沉積巖出現,它在世界許多地方的大量沉積物中發現,也可作為晶體存在。其純凈形態為無色或白色,但巖石和晶體中通常含有雜質,尤其是鐵,能使顏色發生變化;通常呈粉紅色,但也可以是黃色、灰色、棕色或黑色

白云石可與石筍和鐘乳石形成洞穴。其礦物在許多方面與方解石或碳酸鈣(CaCO3)相似,它也形成巖石沉積物-石灰巖和白堊-或晶體。與石灰巖一樣,白云石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特別是在水呈微酸性時,可以形成具有鐘乳石、石筍和其他典型石灰巖特征的洞穴。這種巖石形式有時被稱為白云巖。白云石的晶體彎曲成馬鞍形,由于鈣和鎂原子的大小不同而對晶體結構施加了應變,這使得這兩種礦物的結晶形式很容易區分開來

白云石來自石灰巖礦床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巖石形態看起來非常相似,但是可以通過它們與酸的反應來區分。方解石與強酸反應強烈,與弱酸反應顯著,釋放二氧化碳(CO2)并產生泡騰。白云石只與強酸反應,然后緩慢反應,并在粉末狀時發生反應。因此,將樣品置于弱酸中可區分二者,白云石的形成對地質學家來說是個難題。石灰巖主要是由海洋生物分泌碳酸鈣形成的。白云石似乎也主要形成于海洋環境中,但是,盡管在巨大的礦床中發現,與石灰巖不同的是,它在今天看來并沒有大量形成。人們認為石灰石可能首先形成,然后,如果條件合適,白云石通過鎂代替石灰石中的一些鈣而逐漸形成白云石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于建筑業的碎石。它也用于制造耐火磚。這種材料被加熱以除去二氧化碳,留下鈣鎂氧化物的混合物,由于它們的含量很高熔點-是制磚的優良原料。它為各種應用提供了廉價的鎂資源,包括金屬本身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