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1年以來,人類一直在工業規模上發電。第一批發電廠使用水力發電和煤電發電。自那時起,其他發電方式也被引入:天然氣、石油、核能以及太陽能、潮汐、風能和地熱能等產生的少量電能。2006年,約15%的全球發電通過核能,16%...
自1881年以來,人類一直在工業規模上發電。第一批發電廠使用水力發電和煤電發電。自那時起,其他發電方式也被引入:天然氣、石油、核能以及太陽能、潮汐、風能和地熱能等產生的少量電能。2006年,約15%的全球發電通過核能,16%通過水力發電,68%通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不到1%通過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發電,可持續能源。發電包括將熱能(如燃燒的石油)轉化為機械能,或將機械能(如風車的活動葉片)轉化為電能,使用發電機。即使是先進的能源,比如核能,裂變核產生的熱量也被用來加熱水,它轉動渦輪機并提供電力。

核電站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從織機到化學合成廠,電能被大量地生產出來。從那時起,人類對電的需求成倍增長,我們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方法來發電

切爾諾貝利災難等引人注目的事故減緩了核能發電的增長,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世界一直在尋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關于使用礦物燃料能源的兩個主要問題是可能資助恐怖分子和通過燃燒釋放溫室氣體。人為溫室氣體被認為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設計用于從風力發電的渦輪機。迄今為止提出的替代發電方法具有創造性,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三里島核事故之后,公眾,尤其是美國公眾,一直不愿意完全支持核能,盡管它可能會卷土重來

一旦發電,電力就通過電網進行分配。理想的發電方法可能是核聚變,這也是太陽的能量來源在核聚變中,原子核結合在一起釋放出鍵能。不幸的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進行的核聚變實驗所產生的能量還沒有超過它所消耗的能量。

胡佛大壩被用來發電

太陽能電池板的特寫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