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紐約時報》頭版寫道:"發現了新的原子粒子;稱之為負質子"。盡管反電子(即正電子)早在20多年前即1932年就被發現,但反質子的發現證明了反物質的整個概念并非偶然,所有類型的物質確實都有邪惡的孿生體,反物質是一種...
1955年10月,《紐約時報》頭版寫道:"發現了新的原子粒子;稱之為負質子"。盡管反電子(即正電子)早在20多年前即1932年就被發現,但反質子的發現證明了反物質的整個概念并非偶然,所有類型的物質確實都有邪惡的孿生體,反物質是一種與傳統物質完全相同的物質,只是它有一個相反的電荷,在與普通物質接觸時會湮滅,釋放出的能量由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決定

反物質炸彈的產量甚至比最強大的氫彈都要大得多,整個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時代開始了發現反質子的努力自從發現正電子以來,物理學家們就懷疑反質子的存在。他們建造了回旋加速器來探測更高的能量,看看是否能找到反質子

科學家將反物質用于研究目的。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厄內斯·勞倫斯在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建造了貝瓦特龍,一個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它可以以6.2gev(千兆電子伏特)的速度將兩個質子碰撞在一起,預計這是產生反物質的理想范圍2gev及以上,粒子與如此巨大的能量碰撞,產生新的物質。這是E=MC2-產生足夠的能量,然后物質產生的結果。當新的物質無中生有時,它是由等量的粒子和反粒子組成的。磁場可以吸走帶負電的反質子,并能被探測到。這就是制造反物質的方法。多年后,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學家們成功地創造了第一個反原子,特別是反氫原子。這是通過使反質子以相對論的速度與常規原子一起加速來實現的。在特定的情況下,當反質子靠近原子核時,它們的能量將足以促使電子-反電子對的產生然后,反電子會與經過的反質子配對,形成一個反氫原子,歐洲核子研究所證實它成功地制造了九個反氫原子。真正制造反物質的時代已經開始。不幸的是,生產反物質的用途是有限的。它產生的效率非常低,生產大量的反物質會耗盡整個星球的電力供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假想的制造反物質炸彈沒有什么可擔心的——這項技術是不可行的。在遙遠的將來,反物質可能被認為是星際旅行的一種有效的能量儲存形式。對于幾乎任何應用來說,電池都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對于特殊的應用,當你想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儲存大量的能量時,反物質是很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