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的基因組大小不同,原因并不完全為現代科學所知。在許多情況下,基因組大小與復雜程度有著松散的聯系,但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例外。例如,某些細菌和許多植物物種的基因組比人類大。經常與基因組大小互換使用的術語是...
不同生物的基因組大小不同,原因并不完全為現代科學所知。在許多情況下,基因組大小與復雜程度有著松散的聯系,但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例外。例如,某些細菌和許多植物物種的基因組比人類大。經常與基因組大小互換使用的術語是“C值”。這是“常量”一詞的縮寫,“同一物種個體之間的基因組大小大致是恒定的這一事實。為什么某些簡單的有機體擁有大基因組的問題在生物學中被稱為“C值之謎”;垃圾DNA不編碼蛋白質。“垃圾DNA”或非編碼DNA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發現部分解決了C值之謎。垃圾DNA不編碼蛋白質,盡管最近有證據表明它可以調節基因的開關,但它對生物復雜性的貢獻并不如包含實際基因的DNA部分那么復雜,一個有機體中基因的數量與我們直覺上所說的生物復雜性大致相關對于基因組大小和有機體類型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最簡單的答案是沒有關系即使在同一種類的有機體中,基因組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動物中,差異為3300倍,在陸地植物中,差異約為1000倍,而原生生物的差異則高達300倍,基因組大小有兩種測量方法:重量法,皮圖法,堿基對,百萬堿基,或百萬堿基。人類基因組包含約3000兆堿基,但只有1.5%的基因組編碼真正的基因。一只雞的基因組包含約1300兆堿基。蛤蜊和老鼠一樣有3200個堿基。有些青蛙的生物鐘為6500兆堿基,是人類基因組的兩倍多。瓢蟲有大約300兆堿基。除非你事先知道答案,否則僅僅通過觀察它是不可能猜出它的基因組大小的
-
發表于 2020-08-25 12:52
- 閱讀 ( 1339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