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時間尺度起源于1815年,當時一位名叫威廉·史密斯的運河建設者注意到巖石層和其中發現的化石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化石被認為是惡魔的人工制品或無機礦物排列,但這些化石是這個時間尺度出現的關鍵作為一名運河建造...
地質時間尺度起源于1815年,當時一位名叫威廉·史密斯的運河建設者注意到巖石層和其中發現的化石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化石被認為是惡魔的人工制品或無機礦物排列,但這些化石是這個時間尺度出現的關鍵作為一名運河建造者,史密斯經常觀察巖石。他開始將某些化石與某些地層聯系起來。當時地質學領域非常繁榮,將注意力引向了這一問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開始觀察巖層-化石的相互關系,但直到19世紀中葉才開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的世紀,進化論開始變得可信地球大約在5.5億到6億年前。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清楚了為什么不同的巖石層含有不同的化石。這些化石是生活在不同時期的有機體地層和它們形成的時間段獲得了名稱和分類。這就是地質時間尺度根據時代,時期和時代制定了一個分類方案,每一個時代都代表著一個逐漸縮短的時間劃分。地質時間尺度上的第一個紀元是前寒武紀,幾乎沒有發現任何化石。下一個是古生代時代(古代生命),其次是中生代(中世紀)和新生代(現代生物)。時代、時期的劃分通常是以發現該時期化石的地點命名的。例如,泥盆紀以英格蘭西南部的德文郡命名,二疊紀以俄羅斯的二疊紀王國命名。白堊紀是一個例外,它來自拉丁語單詞creta,意思是白堊。這是因為相關的化石是在英格蘭海岸的白堊懸崖上發現的。地質年代比例尺時期的名稱背后有多種原因,地質時間尺度上的時代只有新生代才有具體的名稱,最新的是更新世,它的名字來源于希臘語單詞“most~和~recent~”,90%的已發現化石代表了今天仍在生存的物種。在此之前是始新世,只有1%-5%的物種還活著。在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所有物種中,目前活著的物種只占很小的比例多虧了放射性年代測定技術,科學家們現在能夠極其精確地確定化石的年齡,將每一塊化石都與地質時間尺度上的特定時期或時代聯系起來,這有助于我們追蹤進化樹在數十億個方向上分支時的遺跡
-
發表于 2020-08-25 12:02
- 閱讀 ( 970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