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東帶來穩定是和平路線圖的一個目標四方正式開會制定和平路線圖時,分三個主要階段進行,每一階段都以前一階段的表現和進展為基礎,在啟動路線圖之前,必須滿足一些基本要求,一是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必須改革民主政府制度,最重要的是,避免恐怖主義和暴力作為操縱和報復的手段,此外,以色列必須接受和支持2006年,哈馬斯贏得巴勒斯坦議會多數席位,這成為和平路線圖的主要障礙三個階段如下:第一階段:(計劃完成日期:2003年5月)結束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巴勒斯坦人必須舉行民主選舉。以色列應撤出加沙地帶和西岸定居點。第二階段:(計劃完成日期:2003年6月至12月),將舉行一次國際會議,通過討論巴勒斯坦的經濟、建立以色列與阿拉伯的聯系、劃定邊界,開始重建巴勒斯坦,第三階段:(計劃完成日期:2004/2005年)在這一階段,第二次國際會議將確定邊界,決定誰"得到"耶路撒冷,并就如何處理巴勒斯坦問題作出安排和平路線圖在西方和中東都得到廣泛接受,并在雙方作出讓步后積極開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任命了巴勒斯坦第一任總理馬哈茂德·阿巴斯,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大多數西方國家政府認為阿拉法特是實現和平的主要障礙,而以色列則釋放了幾名巴勒斯坦政治犯不幸的是,在2003年6月29日宣布停火之前,合作精神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直到2003年7月1日,以色列總理阿里爾·沙龍和阿巴斯發言時,和平路線圖再次"啟動"以色列從伯利恒撤軍,美國承諾提供3000萬美元幫助巴勒斯坦重建,西方領導人希望和平能夠向前推進,不受舊的敵對行動和效忠的阻礙。2005年2月,與巴勒斯坦、埃及和約旦舉行了一次首腦會議,他們重申支持路線圖。沙龍的勢頭在2006年1月結束,在他的位置上,奧爾默特承諾繼續他的愿景,并繼續努力實現路線圖的目標。2006年哈馬斯(一個伊斯蘭抵抗運動)獲勝時遇到了一個重大障礙巴勒斯坦議會的多數席位。由于美國和以色列表示,他們不會與哈馬斯打交道,因為他們承諾摧毀以色列,和平路線圖似乎已經停滯不前。2006年,以色列軍隊和黎巴嫩真主黨以及哈馬斯部隊之間的敵對行動一直持續到2006年截至2007年,和平路線圖的第一階段甚至還沒有完成
根據和平路線圖,巴勒斯坦必須進行民主改革,而以色列必須支持巴勒斯坦作為一個國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