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代主義建筑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萎靡不振,在20世紀后半葉逐漸興起,以對抗日益僵化的國際和現代主義風格,這些風格開始占據許多城市的天際線。后現代風格的特點是奇思妙想,也許還有點過分,由于各種建筑傳統的煉金術形成...
后現代主義建筑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萎靡不振,在20世紀后半葉逐漸興起,以對抗日益僵化的國際和現代主義風格,這些風格開始占據許多城市的天際線。后現代風格的特點是奇思妙想,也許還有點過分,由于各種建筑傳統的煉金術形成了形式多樣和審美觀點的多樣性,2011年建造的許多大型商業建筑可以說是代表了后現代建筑。

購物中心通常包含后現代建筑元素。后現代建筑與早期建筑風格的一個普遍不同之處在于建筑在多大程度上放棄了建筑的功利性現代主義的建筑運動,以尋求更多技術上不必要的元素。例如,現代摩天大樓可以裝飾有三角墻的錯落有致的壁架,或者,古典主義的柱子也可以被合并,而不是出于任何實用的原因,而是出于審美的目的。這種新舊風格融合的另一個名稱是新折衷建筑

窗臺和夸張的建筑常常是后現代建筑的典范。從瑣碎到宏偉,后現代建筑的例子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現代購物中心或商業區通常將后現代主義建筑與以前突出的特點相結合,以挖掘一個地區的獨特魅力。其他以這種風格建造的突出建筑包括洛杉磯迪斯尼廳(Disney Hall)不必要的曲線、紐約市看起來像家具的索尼大廈(Sony Tower)摩天大樓,而位于蘇格蘭霍利羅德的蘇格蘭議會大廈,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英國后現代主義最好的范例之一。后現代建筑與另一個相當近期的建筑運動相吻合20世紀后期——歷史保護及其對"新城市主義"的關注。后一個運動的焦點是通過一系列后現代建筑手法來重振全國各地疲憊的歷史街區。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往往傾向于嚴重夸大古典元素,比如芝加哥的哈羅德華盛頓圖書館(Harold Washington Library),它融合了美麗的藝術和現代感,大膽的飛檐和高高的角形雕像更加突出了這一點,在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人壽保險大樓是最早的后現代風格的典型建筑之一。該建筑于1972年完工,與國際建筑學院(International school of architecture)的標準高框玻璃摩天大樓截然不同。相反,建造者更傾向于建造三個更小、形狀奇特的建筑,由室外或地下走道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