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是英國劇作家,與威廉·莎士比亞同時代。1564年2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在商人階層長大,至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1571年他從貝內特學院畢業,1580年他加入了倫敦海軍上將的玩家公司。 克里斯...
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是英國劇作家,與威廉·莎士比亞同時代。1564年2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在商人階層長大,至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1571年他從貝內特學院畢業,1580年他加入了倫敦海軍上將的玩家公司。

克里斯托弗·馬洛是一位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和詩人。馬洛有四部偉大的戲劇作品:坦伯萊恩大帝,《浮士德醫生的悲劇歷史》,《馬耳他猶太人》和《愛德華二世》。當然,他還有其他作品,但這些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現在仍在演出。其中,浮士德可能是最有名的,也是對大眾文化影響最大的一位。馬洛在他那個時代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許多文學專家說他的作品對莎士比亞的戲劇有直接的影響。很可能他沒有受過正規的寫作訓練,這使得他的文學成就更加引人注目。

莎士比亞是克里斯托弗·馬洛的同代人。克里斯托弗·馬洛在他那個時代因其非正統的宗教信仰而臭名昭著,一些消息來源說他公開是同性戀,但幾個世紀后,很難確切地知道真相在哪里。同時代的人和其他消息來源指出,他"很難參加聚會",用一種不合時宜的說法。有些人說他是無神論者,但這也有待商榷。他在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宮廷里確實有一些受歡迎的朋友,包括沃爾特·羅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他可能是他的贊助人之一。馬洛于5月去世1593年,在德特福德。當代學者推測他可能是在酒吧間斗毆中被殺的,考慮到關于他的生活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這當然不是不可能的尼古拉斯在德普福德,不久之后,關于他死的情況的離譜的故事流傳開來,包括他在為一個男人的爭斗中被刺死的一件事。他豐富多彩的生活甚至被清教徒作家托馬斯·比爾德(Thomas Beard)在《上帝的審判劇場》(TheTheatre of God’s Justions)中向其他人發出了莊嚴的警告。馬洛的許多成就都被莎士比亞同時所做的事情所掩蓋。他的作品在他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受到人們的贊賞死亡,而不是在他短暫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