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地鸚鵡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還有新南威爾士州。東部的地鸚鵡也有大約11英寸(28厘米)長,主要吃種子。它有黃綠色的羽毛,腹部和尾巴上有黑色的條紋。它生活在沒有樹木的沼澤平原上,在有矮灌木叢的蘆葦床上,或者在鈕扣草里。如果受到驚嚇,這只鸚鵡會試著跑而不是飛,或者會飛一小段距離后再跑到一個新的藏身之處。這兩種地面鸚鵡都在地上筑巢。東方地鸚鵡在地上筑巢,巢寬6到7英寸(15到18厘米),深1到2英寸(2到5厘米));它通常是由樹葉、草和小枝組成的通常一次產三到四個卵,雄鳥在雌鳥孵化卵的同時喂養雌鳥,一旦孵出卵就喂養幼鳥。關于西方地鸚鵡的筑巢習性知之甚少。上一次有記錄的鳥巢發現是在1913年,是在多刺的植被下挖出的一個洼地。西部和東部的地鸚鵡被認為是瀕臨滅絕。在東部的地上鸚鵡中,大約有4000種繁殖的鳥類已經在南澳大利亞滅絕了。現在只剩下110只已知的西部地鸚鵡,其中大多數生活在西澳大利亞的干旱角國家公園。被引入澳大利亞的捕食者,如紅狐和野性貓,大大減少了鳥類的數量。火和人類入侵鳥類的領地也產生了影響。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