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棲息地的喪失,老虎的多個亞種已經滅絕。其中一種最著名的滅絕動物物種是在其消失前幾十年才被發現的,德國博物學家格奧爾格·斯特拉爾在北太平洋發現了海牛的一個巨大的表親。這只海牛被稱為"溫順的海牛",身長可達25.9英尺(7.9米),體重可達6000磅(2,721公斤)斯特拉爾仔細研究了這種動物,并向我們提供了有關它們的所有信息。由于狩獵,最大的海妖目美洲獅在30年內滅絕。
美洲獅曾經存在于北美洲東部。這是澳大利亞動物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類輸入的非本土食肉動物物種,如狐貍和家貓。小型哺乳動物,特別是有袋類動物和鳥類,不習慣于這些侵略性的捕食者,對它們幾乎沒有防御能力自18世紀以來,澳大利亞已有近30種有袋類和嚙齒動物物種滅絕,包括豬腳班迪科、小比爾比、東兔袋鼠和大耳跳鼠。進口物種被認為是大多數滅絕的主要原因。
已經滅絕的恒星海牛,是海牛的近親。現代的滅絕通常是由于農業、工業或城市發展造成的棲息地喪失。巴厘島和爪哇的虎亞種一開始的種群數量都相對較小,考慮到它們的島嶼家園范圍有限。隨著20世紀印度尼西亞人口的增加,這兩只老虎的棲息地都嚴重枯竭。1937年,巴厘島虎被宣布滅絕。一些人試圖保護爪哇虎,但是,該物種最后一個已知的幸存者死于1980年代。
據信,最后一只塔斯馬尼亞虎于1936年在圈養中死亡。人為污染也被認為是動物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2006年,中國河豚(又稱白鰭豚)被宣布完全滅絕,經過中國生物學家的全面調查,白鰭豚,一種生活在長江中的淡水海豚,據信已經無法適應長江的商業用途和不斷上升的污染水平。在北美,最近的估計顯示整個大陸有37種動物滅絕,北美美洲獅的東部種群被認為在20世紀初被獵殺至滅絕幾種地鼠,包括Goff的袖珍地鼠和Tacoma袖珍地鼠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已滅絕的動物物種,由于棲息地的喪失和農民和牧場主的捕獵,東海岸和北大西洋的海貂和福克蘭狐貍因其毛皮而滅絕19世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滅絕動物物種名錄每年都會增加,并由該組織與極度瀕危或瀕危物種名單一起保存。如果您希望幫助保護工作,許多組織致力于研究和維護受威脅的動物種群。使用可生物降解和環境友好的消費品也有助于促進人類負責任地利用資源,降低全球污染率,鼓勵可持續發展。
白鰭豚淡水海豚,與粉紅河豚相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