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尺寸變化——《布達佩斯大飯店》

在Wes Anderson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劇組建造了復雜的微縮飯店,以展現這家大飯店的富麗堂皇。美術指導Adam Stockhausen說,Anderson設想,“這家飯店坐落在一座小山上,一般的火車到不了這個地方。微縮飯店恰好符合這部電影手工打磨的精良品質——而且,它還要留出手工操控的余地,并且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作品”。這個用木頭和紙建造的微縮飯店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的。他說,“他們給所有重復使用的部件都制了模子。所有的窗戶和門都是先做出一個,用它制成模子,然后再用人造樹脂按照模子制出所有的東西。”最終完工的模型令人嘆為觀止,就像來自更加文明的時代的毫無瑕疵的文物一樣精美。
最佳風暴——《諾亞方舟》

視覺效果總監Ben Snow介紹了創作這場讓人驚心動魄的大洪水的過程:“《圣經》中說,洪水從地下噴涌而出,所以我們拍攝了冰島的天然噴泉,作為創作計算機動畫的參考,然后再補充上薄霧和泡沫等細節。在制作第一個大浪的時候,一個水模擬裝置幫助我們創作出了一個像面包圈一樣從四面八方涌過來的大浪。在特技演員試圖爬上方舟的時候,我們還真的用100加侖的水炮向他們發射。哦,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正好趕上颶風Sandy到來,我們不得不停工10天,這可真是諷刺。”
Andy Serkis因為在《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的動作捕捉獲獎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的一個大場面——Caesar和Koba之間的戰爭——同時使用了動作捕捉效果和直接來自于《泰坦尼克》的特技效果。視覺效果總監Dan Lemmon解釋了這個場面的制作過程:“當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人們從船上掉下來,這基本上是以動作捕捉為參考的,然后又補充了一些細節。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你可以在動作捕捉時加入更多真實的東西。在《黎明之戰》里,炮彈打出來,各種東西被擊中、爆炸、再落下來。我們在動作捕捉臺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把人到處拋,讓東西打中他們反彈回來。他們很喜歡這樣的工作。”
年度最佳屠殺場景——《消失的愛人》

當Amy在和Desi做愛時劃破他的喉嚨時,他的血像噴泉一樣噴射出來。“我們用了一個氣壓活塞系統,”攝影指導Jeff Cronenweth說。“血從他的腿的后面往上流,通過一個假體裝置進入他的頸部。”唯一的問題是這一幕拍完后會弄得一片混亂,而導演David Fincher又很喜歡一場戲拍很多條。“每拍完一次,都要花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清潔,”Cronenweth說。“你必須把演員身上的血都弄干凈,否則他們的皮膚就會顯出粉紅色。你還必須換床上用品,清洗家具和地毯。我們差不多拍了12次。”
最佳外星人(人類版本)——《皮囊之下》

大部分電影中的外星人都不會像Scarlett Johansson那樣。“我們嘗試了假牙和類似的東西,但是最后我們決定不用這些東西,”高級特效總監Mark Curtis說。相反,Scarlett的外星形象的震撼出現在最后,她的人類偽裝消失,暴露出平淡無奇的黑色的真面目。“我們必須給Scarlett制作一個假的皮膚,”Curtis說。“我們對她進行了全身掃描,然后把數據輸入到一臺計算機控制的機器里,這臺機器會用塑膠壓制出Scarlett的身體形狀。”
最佳外星人(外星人版本)——《明日邊緣》

《明日邊緣》的美術指導Oliver Ssholl和他的團隊首先回答了一些基本的問題:“這個外星人是有一定的人類特征,還是有12條腿、長滿了觸手的東西?”他們考慮了不同的形象,最后視覺效果總監Nick Davis建議采取一種不同的方法。“他說,‘與其考慮它看起來像什么,不如想想它是怎么動的,還有我們打算怎么打敗它。’”Scholl說。“這給了我們一個思路,這種生物不分前后,沒有方向感。”結果他們創造出了一種殺人機器。
最佳化妝——《狐貍獵手》

當導演Bennett Miller邀請獲得奧斯卡獎的化妝師Bill Corso把Steve Carell化妝成藍血的John du Pont時,他說了一句話:“他需要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這個過程涉及到幾個步驟。
1.鼻子。Corso先制作了Carell的面部模型,然后用粘土做了好幾個可能的鼻子形狀。“Du Pont的外號是金鷹,”Corso說,“所以我給他設計了一個鷹一樣的鼻子。”
2.皮膚。最困難的部分是改變Carell的膚色。“Steve是黝黑的地中海式皮膚,”Corso說,“而du Pont是蒼白的半透明皮膚。這部分所用的時間比完成所有其他部分的時間都長。”
3.嘴。“Du Pont閉嘴的樣子很特殊,而且他的下嘴唇很軟。”Corso回憶說。“而Steve的唇形鋒利而完美。Du Pont說話的時候,嘴唇的形狀和Steve很不一樣。”所以Corso給Carell做了一個假的下嘴唇——幾乎是整個假的下頜——還在他臉的下部填充了很多東西。而且牙齒也需要處理:“Steve的牙齒很大、潔白、像電影明星一樣,而du Pont長著一口細小的灰色牙齒——就像老鼠牙一樣,對于一個有錢人來說,這是很令人驚訝的。”
4.臉。Carell的臉型比du Pont的窄,所以Corso剃了他的發際線,以突出他的前額。為了縮小他的眼眉,Corso在上面蓋了一塊東西。“我們本來想剃掉他的眉毛,但是Steve在這部戲之后要出演《王牌播音員2》,所以我們只好改變主意。”
最少預算獎——《森德哈斯》

Richie Mehta的《森德哈斯》用21天就拍攝完成,預算只有30萬美元,所以每場戲只能拍幾條。(“條件真的是不允許,”攝影指導兼視覺效果指導Bob Gundu說。)所以Mehta和他的團隊允許Delhi手忙腳亂地圍繞角色制造氣氛。他們沒有使用臨時演員,就是用了路人——和一些創造性的剪輯。“可能有一條拍的不錯,但是回放時發現在不顯眼的位置有個人盯著鏡頭看,”Gundu提到。這時候他們不是重拍,“而是從以前拍攝的鏡頭里找到一個合適的頭蓋在這個頭上。”Gundu一共替換了將近50雙眼睛和頭。
定格動畫中的成就——《盒子怪》

Laika動畫工作室的《盒子怪》采用了一項傳統技術——定格動畫。快速成型總監Brian McLean負責創造角色的面部:“我們在電腦上制作模型,并讓它們動起來,”他說。“然后用3D打印機把它們打印出來。”
如何制作盒子怪:
1.臉上附著著磁鐵。電影里一共用到了53000張臉,每一張都有不同的表情。
2.將9英寸高的用金屬和硅制成的木偶擺成各種姿勢,然后給它們拍照。輕輕移動木偶,再拍攝另一張照片。如此重復。
3.這樣全天侯工作,每名動畫師每周也只能制作出4秒鐘的電影。
最長的鏡頭——《鳥人》

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在《鳥人》中玩的最大的詭計就是,要給人一個印象,似乎整部電影就是一個連續的鏡頭。而且他打算對此保密。“做一個剪輯師的一大困難就是,你永遠不能討論你真正在做的工作,”剪輯師Stephen Mirrione解釋說。“這有點像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秘密。”他和另一位剪輯師Douglas Crise承認, 伊納里圖在正式拍攝前讓演員排練了幾周,拍攝下了這些場景,這樣就可以嘗試在哪里可以不留痕跡地進行剪切,再在動作之間加入不易察覺的停頓。對于那些歡迎挫折的人,Mirrione提供了一條花絮:“總而言之,有些鏡頭比你相信的要長。而其中有些比你看到的或想象到的進行了更多的剪輯。”
最佳類似效果——《少年時代》

Richard Linklater的這部電影拍攝了12年。角色們變老都是時間的作用,而不是化妝。
最具有創造性的假體——《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

Terry Notary是這部電影的首席猩猩協調員,在車庫里呆了六周,制作出了一個手臂延伸體,以便使人類演員更容易扮演猩猩——也使電影看上去更加像真的。這個延伸體用鋁焊接而成,在腳趾部分使用了高性能的橡膠塞,使演員可以用他們的手跳過汽車等東西。而且用這個假體也很容易完成懸吊的動作:“一旦你適應了這個假體,就想隨時戴著它們。”
最佳動作片段——《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

Spiro Razatos是這部電影的第二單元導演兼特技協調員,他解釋了Nick Fury的賽車是如何穿越首都市中心的:“導演(Anthony和Joe Russo)在巴西看到了一次追車大戰,一次真正的追車大戰。這家伙從紅綠燈處出發,警察從那里開始高速追趕他;然后他駛進了車流之中,不得不在警車和摩托車之間左沖右突。兩位導演說,‘我們一開始就要這樣的速度,然后到某個時刻,剎車失靈了,而且他走投無路了。’通常,這樣的場面只需要速度和破壞,但是在這場戲里,還要加入擁擠的人群和各種混亂。他們還希望場面做得真實。
“這家伙撞進了公共汽車站,他倒車了?所有這些東西,事先的排練,用了幾個月時間。公共汽車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我們把出放在棘輪系統上,這樣它就可以每次都以同樣的方式搖擺。我們從比較容易的部分開始。我們在車上放了一個3英寸的墊子,汽車緩慢地開進站臺,特技演員撞進去。然后我們再把墊子從車里取出來,讓演員進去,安上真的玻璃。”
科學準確性方面的成就——《星際穿越》

理論物理學家Kip Thorne擔任過很多影片的顧問,但是通常是在影片拍攝之后,制片人想找個人來證明已經拍攝好的東西是符合科學的。但是Christopher Nolan拍攝的《星際穿越》不是這樣。Thorne與Nolan及他的兄弟Jonathan(本片的編劇之一)很早就見了面,討論什么樣的情節在科學上是有可能的。
對于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形象,黑洞,“我們進行了大量觀測,”Thorne說。但是,“關于曲速旅行和蟲洞,我們只能推測。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它們可以發生,但是我們也不能證明它們不會發生,所以我覺得它們是可以出現在一部科幻電影里的。”對于Thorne來說,科學準確性的問題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人們了解并不是所有的科學都是相同的:“在一部電影中既包含已經明確的科學內容,也包含推測的科學內容,這讓我有機會向普通觀眾表明二者之間的差別,并讓他們多少了解一點,隨著我們獲得更多的數據,進行更多的觀測和實驗,我們可以把推測變成有根據的猜測,變成真理。”
最佳綠幕——《貴族大盜》

導演David Koepp解釋說:“你把綠幕圖像弄的越亂越好。當我們在移動,物體也在移動的時候,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模糊的、跳躍的。搖動或顫動攝影機會有所幫助,散焦和鏡頭眩光也有作用。(在一個鏡頭里,需要Johnny Depp站在汽車頂上。)汽車不動,但是其他東西要快速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非常牢固的安全帶,確保不會把主角(也就是Depp)彈到人行道上去。”
(作者:Tim Grierson & Lauren Bans;via popularmechanics)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