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意識到,孩子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對今后的生理、心理健康有持久影響。虐待、創傷、家庭爭吵等童年不良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似一雙邪惡的大手,常常將孩子們拉離通向幸福健康的軌道。而這中間的機制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點。已有的研究表明,不良成長環境可能增加抽煙、飲酒等健康風險行為,進而對成年后的健康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不良環境可能通過影響社會經濟地位,進而影響人的健康水平;另外,人在成長關鍵期遭遇不利事件帶來的長期壓力,也可能改變大腦結構,干擾壓力應激系統的平衡。2月2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對這三種可能的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1]
童年不良經歷與適應負荷
研究數據來自英國1958年的全國兒童發展研究(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法國研究者克里斯蒂娜·芭伯扎·索黎斯(Cristina Barboza Solís)及其同事共收集了1958年某一周內出生的9377名英國公民從出生到44歲的數據。童年不良經歷數據則來源于參與者7、11、16歲時父母或老師回答的問卷。這些童年不良經歷可分為6類:
1.被收養或受到其他公共/資源照顧;
2.營養不良或不衛生等生理忽視;
3.家庭成員或孩子自己進過監獄或被監視;
4.父母離異或分居;
5.家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
6.家庭成員有酒精濫用問題。
在這6項童年不良經歷中,采取1(有)、0(沒有)計分,總分數為6個來源的分數的加和。可以發現,這些童年不良經歷主要針對不良家庭環境(孩子生活的直接環境),并沒有涉及自然災害等宏觀環境。

適應負荷(allostatic load)是測量人體經年勞損狀況的生理指標。它像年輪一樣,能反應身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環境適宜時,身體的損耗就少;而環境條件惡劣時,身體就需要花更多的力氣,以維持內在環境的穩定,損耗也就會相應增加。適應負荷的數據來自于參與者44歲時的14個生理指標,這些生理指標與身體應激水平有關,涵蓋4個與壓力相關的生理系統,分別是:神經內分泌系統(如唾液皮質醇)、免疫和應激系統(如胰島素樣生長激素)、代謝系統(如高密度脂蛋白),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如收縮壓)。同童年不良經歷的計分方式類似,適應負荷的計分為14個生理指標分數的加和,總分為14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研究作者指出的,這14個生理指標的選取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只是基于之前其與壓力、健康相關的研究發現。
童年不良經歷如何影響中年時的健康?
研究表明,童年不良經歷確實能預測一個人44歲時的身體勞損狀況——不良經歷越多,勞損狀況越嚴重。對男性而言,與沒有童年不良經歷的人相比,每增加一項童年不良經歷,適應負荷的得分平均增加0.18,有兩項甚至更多項童年不良經歷,適應負荷的得分平均增加0.46;而對女性來說,一項童年不良經歷會讓適應負荷的得分增加0.24,兩項及多項童年不良經歷則增加0.42。
但童年不良經歷對適應負荷的多種影響中,有近70%是通過健康行為和社會經濟變量發揮作用的——也就是說,這二者屬于中介因素。研究中,作者選取了23歲作為成年早期健康行為的取樣點,選取33歲(大多數人此時婚姻、工作狀況已日趨穩定)作為社會經濟因素的取樣點。結果發現,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童年不良經歷都是通過影響人在23歲時的健康行為(如吸煙、飲酒、運動),以及33歲時的社會經濟地位(如家庭財富、社會地位、婚姻狀況)來影響適應負荷的。在控制健康行為和社會經濟因素后,童年不良經歷對適應負荷就沒有顯著影響了。
比如對女性來說,23歲時的BMI是一個重要的中介因素。另外,人在33歲時的社會財富(基于房價和房屋所有權的數據,轉化為百分數)能顯著減少適應負荷——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社會財富,適應負荷可降低0.43。此外,單身人群比已婚人群的適應負荷平均高0.22。

這次研究是首個將童年經歷和人們44歲時的生理狀況聯系起來的大樣本縱向研究,揭示了童年不良經歷如何通過成年初期的健康行為和而立之年的社會經濟地位,影響人們中年的生理健康。值得指出的是,研究采用了童年期當時的前瞻性數據,進而避免了采用成年后回憶的回溯性數據可能帶來的隱瞞、誤報等偏差。由于數據比較完整地記錄了研究對象生命軌跡各個階段的詳細狀況,該研究得以區分并控制行為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但研究中缺失的數據并不滿足隨機假設,從而可能帶來數據選擇偏差。此外,研究者尚不清楚是否有其他關鍵的中間變量和混淆變量未包括在模型中,因此研究結果仍待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physiological wear-and-tear in midlife: Findings from the 1958 British birth cohort,” Cristina Barboza Solis et al. doi: 10.1073/pnas.1417325112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