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彩云之南,這富有詩意的名字引人無限遐想,且不說優美的自然風光,單單美食就足夠讓人流連忘返。其中,云南米線算是當地著名特產之一。云南產米線,云南人也愛吃米線,就連一日之晨那頓重要的早餐都少不了米線的身影。米線配料種類豐富:燜肉米線、三鮮米線、腸旺米線、豆花米線等等,烹飪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炒、燙、鹵、涼等。最有特色的當算過橋米線。而今過橋米線店也遍地開花,可見大家對米線的熱愛。
云南十八怪里面就有一個是"過橋米線人人愛",那么,這受人喜愛的米線到底起源自哪里呢?橋是什么橋?說起來,里面還有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呢!

過橋米線屬云南的最正宗,而在云南,紅河產的過橋米線勝過其余,在紅河,最正宗的出自于蒙自南湖。米線歷史悠久,早在600多年前就已存在。傳說,在明末清初時,云南有位用功的楊姓書生,為了靜下心來誦讀圣賢書,離開家搬到南湖中心小島上的一個書齋里。日日讀書,期待著有朝一日能高中狀元,一展胸中的宏圖壯志。
書生有位賢惠的妻子,每天做好飯,踩踏著石頭小徑,穿過小橋不辭辛苦地給丈夫送飯。但是,讓她大傷腦筋的是,雖然她不嫌麻煩也不嫌路途遙遠,但是每次送到,飯就涼了,丈夫從沒吃過一頓熱乎乎的飯菜,尤其是冬天的時候,送到就沒有熱氣了。菜涼了,書生自然食欲不佳,吃得不多,再加上日日苦讀,一時間竟然消瘦了不少。
看到眼里,急在心里,為了給丈夫補身體,這一天,她殺了只雞,煲好了雞湯,盛在砂鍋中,里面放上主食米線。收拾妥當,妻子便急匆匆地出門,不敢耽誤片刻。然而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才趕到書齋,揭開砂鍋蓋,一點熱氣都沒有,妻子心中懊惱失望,忍著沒表現出來。小心地用勺子撥開表面油層準備給丈夫盛湯,卻驚奇地發現一股熱氣迎面而來,她趕緊嘗了口湯,竟然是熱乎乎的,再吃口肉,鮮嫩可口。這一頓飯,書生吃得格外香,最后連湯帶水進了肚。

一頓飽餐后,書生忙問妻子如何保持雞湯的熱量的,妻子說也沒刻意做什么,估計是湯表明的油層隔熱,沒讓熱量散發出去,這才保持了溫度。書生一時高興,興致大起,非要給雞湯米線起個名字。想了幾個都不合心,眼見著天色已晚,妻子著急回去,催道:“有沒有名字沒關系,你喜歡吃,我時常這么做就好。時間不早了,還得過幾座橋才回得去,我得走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書生隨即說道:“過橋而歸,就叫過橋米線吧?娘子過橋給我送米線,這份心意牢記心頭,待他日高中,共享富貴!”
“好名字!”妻子聽了這番話,心中也是一暖,付出總不是白費的,日后對書生起居飲食更是上心。而發奮的書生也沒有辜負妻子,一舉考中狀元,幸福的生活就此來臨。
而這種米線的做法也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特色佳肴。大骨頭、老母雞、云南特制火腿熬制的熱湯,丟進去肉片、魚片、韭菜、豆皮、鵪鶉蛋等,再放上米線,油層封面,盡管里面滾燙,卻不冒氣。劃開油層,香氣撲鼻,好一個正宗的云南美味——過橋米線。

米線固然好吃,然而,怡人的城市,香醇的米線,溫暖的愛情……如詩似畫的風景,風花雪月的故事更是給過橋米線增色不少。與心愛的人去吃一次過橋米線,聆聽下過橋米線的來歷,定會給彼此增加不少暖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