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爾、列支敦士登、圖瓦盧、所羅門群島,這些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國家,你知道它們都有個“詭異”的共同點嗎?
答案很簡單——它們都是沒有軍隊的國家。

在這個各國紛紛加強軍事力量,軍費屢屢激增的時代,仍然有些國家未成立一支正規的部隊,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道,CIA近期在最新紀實年鑒《世界概況》中列出了23個沒有正規軍隊的獨立國家,它們是安道爾、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克、格林納達、海地、冰島、基里巴斯、列支敦士登、馬紹爾群島、毛里求斯、密克羅尼西亞、摩納哥、瑙魯、帕勞、巴拿馬、圣盧西亞、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圣馬力諾、所羅門群島、圖瓦盧、瓦努瓦圖、薩摩亞,以及梵蒂岡。
當然,此處所謂“沒有軍隊”只是指這些國家沒有正規軍編制。在國防和治安方面,它們都有著自己的應對措施。
小國無強兵
除了北大西洋上的冰島和羅馬市內的梵蒂岡,很多人大概都不清楚其它幾個國家在哪個方位。確實,這23個沒有軍隊的國家幾乎是清一色的“小國”。
在世界十大面積最小國家里,除了排在8-10位的圣基茨和尼維斯、馬爾代夫及馬耳他有少數軍事力量外,排在前7名的國家都沒有正規軍。這并非不合理,過于狹小的國土確實養不下多大的軍事力量。
此外,從地理分布上來看,這23個國家里的絕大部分要么是歐洲“袖珍”國家,要么是大洋洲或加勒比海上的島國。總而言之,這些小國離國際爭端焦點區域都很遠,甚至可說,軍隊在這些國家的存在意義并不大。更重要的是生活在這些隨時可能“被吞并”的國家的居民沒有太多顧慮。根據全球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的調查,今年的全球居民幸福指數排行榜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沒有正規軍的巴拿馬,位居次席的哥斯達黎加也沒有軍隊。

“奢侈”的戰爭機器
對于小國來說,“入侵他國”幾乎是天方夜譚,而極其狹小的國土對于大國來說又如同“雞肋”。正如《當代世界中的非軍事化》的作者彼得·斯特恩斯所說:一般情況下,這些國家不會受到侵犯。
因此,盡管23個國家里不乏有摩納哥、列支敦士登、安道爾這些人均GDP達到數萬的“發達國家”,但以高額軍費來維系極度“銷金”的戰爭機器,對于這些小國來說沒有什么“性價比”。一項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軍事支出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42%,約合2萬億美元。建設一支軍隊對于這些國家而言實在是件奢侈的事。
早在1868年,列支敦士登就因運營成本過高為由撤消了軍隊。更重要的是,列支敦士登是永久中立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得以幸免,“奢侈”的軍隊對該國無太大意義。至于國內的情況,列支敦士登還有警察們在恪盡職守,維持穩定。
雖然沒有軍隊,但這些國家(尤其是歐洲和大洋洲國家)一般都依靠警察來維持國內治安。通常而言,這些袖珍國家本身就人口稀少,警察可以應對危機情況,完全不需再設立軍隊。
所羅門群島就擁有一支800多人的警察部隊,同屬英聯邦成員國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為其提供訓練和后勤支援。此外,所羅門群島也向澳大利亞支付了部分國防費用,以期澳大利亞在該國發生戰爭時為自己提供軍事援助。
國土面積稍大點的國家還會設立功能與正規軍更相似的警備隊。毛里求斯自1968年獨立后,就有0.3%的國民生產總值用在了武裝警察、特別機動部隊和國家海岸警衛隊上。2011年,哥斯達黎加也花費了3億美元武裝警察和海岸衛隊。

友國“罩我”去戰斗
提起梵蒂岡,很多人都會想到教皇、天主教廷和圣彼得大教堂。其實,保護他們的人同樣是梵蒂岡的標志之一,他們就是與英國皇家衛隊齊名的教皇“瑞士衛隊”。
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并沒有正規的軍事力量。保衛教皇國的任務都交給了“外來”的教皇衛隊——清一色的瑞士雇傭軍。這一傳統源于1527年5月6日的“羅馬之劫”。彼時查理五世率兵攻入羅馬,教皇的瑞士籍護衛們奮力抵抗,全部戰死,為教皇逃脫爭取了時間。事后,為表彰瑞士護衛的忠誠,教皇衛隊只招收瑞士籍士兵,自此更名“瑞士衛隊”。
除了來自瑞士的教皇衛隊,梵蒂岡還有一支由意大利警察組成的“梵蒂岡憲兵”。在丹·布朗小說《天使與魔鬼》改編的電影中,這些警察就屢屢出鏡。與教皇衛隊專門護衛教皇不同的是,梵蒂岡憲兵還兼有維護治安、管控邊境等職責。
事實上,除了受瑞士雇傭兵和意大利警察保護的梵蒂岡外,很多沒有常備軍的國家都依靠外國的軍事力量來維護本國的國家安全。

說到“保護”其它國家,自然少不了“愛攙和”的“世界警察”美國。在這23個國家里,有幾個國家都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馬紹爾群島和帕勞,這兩個島國在二戰后都由美國進行托管。雖然現已獨立,但兩國與美國都有協約,在一段時間內由美國負責國防事宜。此外,美軍在馬紹爾群島還設有極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正是因為美國的“入侵”,格林納達和巴拿馬的軍隊被迫取消。
此外,哥斯達黎加同樣長期受到美軍“照顧”。除了簽有相關協議,即美國為“陷入戰爭”中的哥斯達黎加提供支援,美國也曾指派部隊赴哥斯達黎加參與協助禁毒工作。
冰島在冷戰時期曾是美國對抗蘇聯的“前哨”之一,因此美國也“承包”了冰島的國防。911事件后,美國逐步撤出冰島。自2007年開始,冰島的防務安全改由丹麥和挪威負責。

在“保護小國”這方面,法國也跟美國有一拼。昔日的法國作為歐洲軍事的霸主也確實與一些小國簽署了一些安保協約。例如在一戰之后,法國與摩納哥雙方簽訂條約,由法國為摩納哥提供相應的保護。該條款隨后被寫入《凡爾賽和約》中。現如今,摩納哥城內也只有警察維護治安了,且大多數是從瑞士雇傭的。
但與安道爾相比,摩納哥的“背景”還不夠“硬”。1868年,安道爾制定憲法并規定國家元首由西班牙烏赫爾教區主教和法國國家元首擔任。如今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就有安道爾大公的爵位。不過爵位也不是白拿的,法國和西班牙兩國都承諾做安道爾的“保護者”,甚至北約也會在特定時刻伸出援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