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軟件開發行業整體比一線城市還是有差距,不過這幾年發展還是很迅速的,隨著一線城市人才回流,相應從業人員越來越多,當地政策支持創業環境也改善不少,我了解的像合肥薪火...
                    
                    
                        合肥軟件開發的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么?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合肥軟件開發行業整體比一線城市還是有差距,不過這幾年發展還是很迅速的,隨著一線城市人才回流,相應從業人員越來越多,當地政策支持創業環境也改善不少,我了解的像合肥薪火科技公司,他們本土創業公司,主要做互聯網金融、APP 定制開發方面,他們給全國很多一線城市客戶服務過,也算是一種企業成長策略估計,技術服務質量能達到外面要求,性價比還高一些。合肥還有不少公司也是類似薪火科技那樣,吸引北上廣回來人才,向全國提供技術服務。+++軟件行業現狀、趨勢還可以。
不過個人發展,建議多和軟件開發的群友聊聊,群里沒托,多聽聽真實同行們的想法。比如:
軟件企業數量,拿的出手的公司數量。
工資福利等待遇、工作機會、接觸新事物的機會、未來發展、特別是企業文化。
合肥私企合同怎么簽的,比如合同寫不寫實際工資簽,是不是美其名曰“合同工資”、“社保工資“,扣稅按合同扣還是真實工資扣、五險一金是不是合肥最低標準交。
有沒有公積金,試用期交不交社保。投訴會不會告訴你”公積金必須交是條例,條例不是強制的“(見注1)。
新聞提到合肥房價漲幅全球第一,最終負擔會回到出行、物價、房租等生活成本,看看是否劃算。
外地人在哪都是外地,如果有點技術有資歷的還是去一線或者真正的二線吧。個人理解膚淺。
--------------------------------------------------------
注1:
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請查閱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章第十二款、第四章第三十五款中提到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
工資總額的定義,請查閱我國【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不一一例舉。+++
合肥的軟件總體的發展還是挺迅速的,而且政府也有在大力扶持的趨勢。但是16年合肥的房價漲幅全球第一,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it人出走。但是也有相關的it行業從業人員從一線城市回合肥定居。合肥的it頁中大型it公司偏少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且總體待遇相對北上廣深甚至南京都偏低。
+++
合肥軟件開發總體來說已經過了初級階段,技術水平相差不大,盈利主要靠渠道和人脈,公司發展趨于兩極化,競爭非常激烈。創新發展是必然趨勢,不會創新的公司慢慢就會被市場淘汰,最終存活下來的會成為省內的獨角獸企業
+++
···································^^····································
軟件行業現狀、趨勢還可以。
不過個人發展,建議多和軟件開發的群友聊聊,群里沒托,多聽聽真實同行們的想法。比如:
軟件企業數量,拿的出手的公司數量。
工資福利等待遇、工作機會、接觸新事物的機會、未來發展、特別是企業文化。
合肥私企合同怎么簽的,比如合同寫不寫實際工資簽,是不是美其名曰“合同工資”、“社保工資“,扣稅按合同扣還是真實工資扣、五險一金是不是合肥最低標準交。
有沒有公積金,試用期交不交社保。投訴會不會告訴你”公積金必須交是條例,條例不是強制的“(見注1)。
新聞提到合肥房價漲幅全球第一,最終負擔會回到出行、物價、房租等生活成本,看看是否劃算。
外地人在哪都是外地,如果有點技術有資歷的還是去一線或者真正的二線吧。個人理解膚淺。
--------------------------------------------------------
注1:
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請查閱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章第十二款、第四章第三十五款中提到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
工資總額的定義,請查閱我國【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不一一例舉。
···································^^····································
合肥的軟件總體的發展還是挺迅速的,而且政府也有在大力扶持的趨勢。但是16年合肥的房價漲幅全球第一,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it人出走。但是也有相關的it行業從業人員從一線城市回合肥定居。合肥的it頁中大型it公司偏少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且總體待遇相對北上廣深甚至南京都偏低。
···································^^····································
合肥軟件開發總體來說已經過了初級階段,技術水平相差不大,盈利主要靠渠道和人脈,公司發展趨于兩極化,競爭非常激烈。創新發展是必然趨勢,不會創新的公司慢慢就會被市場淘汰,最終存活下來的會成為省內的獨角獸企業
·······································································
軟件工程師待遇怎么樣?到哪可以學?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據可靠消息:現在全世界的行業里就數軟件開發最吃香,薪資待遇也是水漲船高……
如果想學習軟件開發,想要以后能夠從事更好的職業,拿更高的待遇,我建議你到合肥北大青鳥圣大校區去咨詢,或者去看
www.0551accp.com
···································^^····································
聽說很不錯,前景也挺好的。十大高收入行業之一
···································^^····································
到北大青鳥合肥圣大中心來看看吧,這邊的學員畢業后大部分都在合肥軟件園工作,工作滿一年后的待遇是十分不錯的。
···································^^····································
軟件工程師包括軟件開發和測試兩個方向,而現在軟件測試人員缺口很大
軟件測試的幾大就業優勢
就業競爭小 
據前程無憂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20萬軟件從業人員中,真正能擔當軟件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人,人才缺口達到20萬并有逐年擴大的趨勢。人才的極度匱乏令許多IT企業不得不延緩甚至停止項目,為企業發展帶來消極影響,但對人才就業卻有積極意義,人才供不應求讓軟件測試人員的就業競爭壓力明顯小于同類其它職業。
高薪沒商量 
剛入行的軟件測試人員,起步月薪大多在3000-5000元左右,高于同齡人1000-2000元的薪資水平,另外還可享受帶薪年假、內部培訓、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工作2-3年月薪大約在8000-13000元之間,甚至超出很多相同服務年限的軟件開發人員的薪資水平。
無性別歧視 
如果把軟件開發領域比作男子單打,那么軟件測試領域就是混合雙打。由于工作的特殊,軟件測試人員往往更偏好認真、耐心、細致、敏感、等個性元素,而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女性的個性氣質相吻合。目前很多IT企業中軟件測試人員的比例更趨向平衡,甚至出現女性員工成主流的情況。
多元化發展 
“與其他IT職位相比,軟件測試人員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方向太多了。”在海輝軟件公司擔任軟件測試工程師的曹永輝說,“像我比較喜歡鉆研技術,對編程也有一定興趣,朝技術方向努力就錯不了。”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測試人員不但需要對軟件的質量進行檢測,而且對于軟件項目的立項、管理、售前、售后的等領域都要涉及。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可以聯系一下濟南北大青鳥博陽授權中心,老師會針對你提出的問題給你最權威和詳細的解答
·······································································
合肥170條!全是利好!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日前,經合肥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室印發《2020年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全文如下:根據《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合辦〔2018〕19 號),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規范資金管理,保障政策落實,本著統籌指導、簡化程序、提高效能和公正廉明的原則,制定本實施細則。1. 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給予小微工業企業貸款貼息補貼, 對優質小微工業企業,其上年度實際發生的流動資金貸款利息, 按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給予最高50%貼息。(執行部門:市經信局, 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 支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融資。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按同期基準利率給予其疫情期間實際發生的貸款資金50%貼息。(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3. 鼓勵新引進工業項目。對新設立的獨立法人企業首次投資建設項目,單個項目總投資在3000 萬元以上的新引進工業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 萬元補助。對工業企業向市域其它工業園區搬遷的項目,或者按城市規劃要求拆遷后重建的項目,按本條款執行。對企業利用存量用地自建自用廠房的,按本條款執行。對工業企業初建期入駐標準化廠房,后期自建自用廠房的,可按本條款執行。(執行部門:市經信局, 借轉補方式投入)4. 實施“百千萬”培訓工程。委托第三方免費為中小微企業和經濟主管部門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培訓服務。(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支持智能化技術改造。對普通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設備投資最高10%不超過1000 萬元補助。對智能化改造項目,按照整生產線、整車間、整工廠分別給予設備投資最高12%、15%、20%不超過1000 萬元補助。鼓勵整工廠智能化改造示范,打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鼓勵技改項目入統。對新列入統計庫的項目,竣工后一次性獎勵5 萬元。縣(市)區、開發區負責兌現。(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3)設立技改貸金融產品。通過政府委托運營主體與金融機構合作,向技術改造企業提供貸款支持,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風險分擔及貸款貼息和擔保費補貼支持。具體方案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經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4)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品牌建設對標診斷。委托第三方機構免費對列入試點企業制訂技術改造路徑方案、品牌建設評價和品牌提升路徑方案。(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5)推動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免費為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頂層規劃設計及評估。(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6) 對疫情期間通過技改新增產能的防疫防護用品重點生產企業,給予增購設備投資20%的補助。國家省市政策不重復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6. 支持應急物資采購名錄生產企業。對納入市級應急物資采購名錄的生產企業,不提高產品售價且完成合同約定量的,按政府采購合同實際額度給予5%補貼,每戶企業最高20 萬元。(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7. 加強生活必需品保障。疫情期間積極組織食品、農副產品(含蔬菜及畜禽養殖、屠宰、飼料加工等)、快消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行業復工生產,保障肉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對穩價保供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最高50 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執行部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推進企業創新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按照與省政策就高不重復獎補原則,給予最高50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省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給予最高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國家“現場管理成熟度五星級”稱號的,給予企業星級班組管理團隊最高3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鼓勵工業設計與傳統制造業融合發展。對當年獲得紅點獎、IF 設計獎、G-Mark 獎、IDEA 獎、紅星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的企業,給予最高1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獎設計成果落地產業化,且新增銷售收入超過200 萬元的工業設計企業,按獲獎產品的銷售收入擇優給予最高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工業企業設計中心自主設計的產品,當年新增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按設計產品的銷售收入擇優給予最高2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購買工業設計服務且當年新增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銷售收入擇優給予最高20 萬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提升智能家電(家居)技術水平。對通過《智能家用電器通用技術要求(GB/T 28219-2018)》和《智能家電系統互聯互操作評價技術指南(T/CAS 290-2017)》評價認證的智能家居系統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智能家用電器通用技術要求(GB/T 28219-2018)》評價認證的、并已批量生產的智能家電產品,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的同類產品只獎補一次,單個企業補助金額不超過100 萬元。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支持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對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6 自由度及以上、當年單個型號生產并銷售10 臺以上的,最高給予50 萬元一次性獎勵,當年累計本體銷量達到100 臺(含)以上的,再給予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 萬元。對機器人集成企業當年集成應用達到200 臺、500 臺的分別給予50 萬元、1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3)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對2019 年以來列入工信部《環保裝備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3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產品、裝備、技術列入當年《安徽省工業領域節能環保產業“五個一百”推介目錄》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單款產品、裝備、技術最高15 萬元,單個企業獎補數量最多3 個。對節能環保企業引進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固定資產投資1000 萬元以上的配套企業,按照配套企業固定資產實際投入資金的1%給予節能環保企業最高100 萬元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4)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各類測試場、檢測中心、示范區項目建設。按項目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標準給予補助,單個項目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800 萬元。支持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多類型的測試應用,按項目主體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5%標準給予補助,單個企業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300 萬元。對利用測試場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的企業,按照每款測試車型不超過測試費用30%的標準給予補助,單個企業年度補助總額不超過200 萬元。(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5)鼓勵再制造生產。對工程機械及其零部件、電動機及其零部件、機床產品及其零部件、發動機等產品列入工信部《再制造產品目錄》的企業,每種產品(不區分型號)最高獎補20萬元,單個企業不超過60 萬元。(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6)支持服務型制造發展。對獲批國家級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項目的企業,按照與省政策就高不重復原則,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評定為省級服務型制造的示范企業,給予最高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7)支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對新進入省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支持淘汰落后產能。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質量及安全相關要求,主動申請開展落后產能淘汰并通過審核驗收的工業企業,按照“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其中水泥行業4 萬元/萬噸、造紙行業60 萬元/萬噸、印染行業0.5 萬元/萬米。其他行業按國家近三年平均標準執行。(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鼓勵企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和節能綠色診斷。對上年度用水量2 萬立方米以上、2020 年自主開展市級節水型企業創建且成功獲批的工業企業,按照總量控制原則給予一次性獎補,單戶企業不超過8 萬元。委托第三方機構免費為年綜合能耗3000 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提供節能綠色診斷服務,針對性制定提升路徑方案。(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3)支持工業綠色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對重點工業節能節水技改、工業清潔生產、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信息化服務平臺等項目,按項目投資額給予最高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支持“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對新獲得國家級或者省級“5G+工業互聯網”的試點示范、典型應用、優秀案例及解決方案等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原則,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工業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原則,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3)支持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原則,分別給予企業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4)實施“萬家企業登云”計劃。鼓勵服務機構為工業企 業提供信息化基礎設施、業務應用系統的云化改造和云端遷移服務,對年服務不少于30 家的服務機構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5)支持新型信息消費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APP 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原則,分別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6)支持智能傳感器產品制造。按照《合肥市加快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及本政策相關條款,支持智能傳感器設計生產企業做大做強,給予研發補貼、投資獎補、檢驗檢測服務、知識產權獎補、引進人才獎補、上臺階獎補等相關獎補政策。(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推動消費品企業升級。對本年度認定為國家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企業的,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原則,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本年度認定為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企業的,給予最高 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支持消費品品牌建設。對本年度入選支持制造強省政策中央媒體集中宣傳推介“精品安徽”的企業,給予全部廣告推 介費用一定比例的支持。(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支持企業上臺階。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 億元、50 億元、100 億元至1000 億元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幅超過當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增長水平且當年盈利的,分別給予企業管理團隊50 萬元、80 萬元、100 萬元及以上一次性獎勵,每上一個百億臺階增加100 萬元,最高給予600 萬元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對首次列入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原則,分別給予最高100 萬元、50 萬元、5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對新獲得批件并落地生產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生物類似藥、仿制藥、中藥經典名方、三類醫療器械、二類高值醫療器械,累計銷售收入達到500 萬元以上的,按批件類別給予最高200 萬元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經信局,借轉補方式投入)推動生物醫藥產品創新。對新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藥品,單個產品給予企業最高50 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國內藥品(器械) 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企業生產(雙方無投資關系)并銷售的, 當年銷售收入200 萬元以上的,擇優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補。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列入試點的生物醫藥企業制定“質量管理提升”方案。對新進入國家級藥品目錄、省級藥品目錄的獨家品種或獨家劑型,分別給予企業最高50 萬元、3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鼓勵小微企業提檔升級。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給予10 萬元一次性獎補,由所在縣(市)區、開發區統一申報。(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 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按省市不重復獎補原則,給予最高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已評定的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轉型升級對標診斷,給予企業發生的“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新穎化”綜合評估和指導費用一定比例的獎補,總額不超過 50 萬元。(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6.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對當年首次進入省民營企業百強的前50 強工業企業、進入中國民營制造業五百強、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管理團隊50 萬元、80 萬元、100 萬元獎勵,同時進入多個百強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7. 支持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安排專項資金運營維護全市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新認定為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最高5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將小微企業創業基地防疫期間為承租的中小企業房租減免情況納入年度測評指標體系,對年度測評優秀的給予一定的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 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8. 減免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開發園區經審批(備案)工業投資項目(不含技改項目),按繳費目錄繳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等額獎補。收入繳入市級及以上的收費項目,由市級審核,其中市級的收費項目由市級兌付,省級及以上的市縣各按50%比例分擔獎補資金;收入繳入縣級的收費項目,由縣(市)區、開發區審核兌付,并報市經信局備案。(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9. 鼓勵職工技術創新。激發職工技術創新,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設立“職工創新成果獎”,分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等五個等級,獎勵標準分別是20 萬元、15 萬元、10 萬元、5 萬元、2 萬元。(執行部門:市總工會,事后獎補方式投入)(1)對施工總承包企業、工程設計企業,承接單項合同額2億元以上的工程總承包建設項目,擇優給予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2)對施工總承包、工程設計企業或監理企業,承接單項合同額1 億元以上的工程中推廣應用BIM 技術,取得明顯成效并通過專家評審的,擇優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3)對施工總承包企業、工程設計企業,以聯合體、總承包等方式承接單項合同額5 億元以上的軌道交通工程、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公共建筑等建設工程,擇優給予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資金。(4)支持裝配式、綠色建筑發展。對建筑業企業承接的裝配率達到50%以上的裝配式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超過2 萬平方米的單體公共建筑或裝配面積超過5 萬平方米的住宅項目,擇優給予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二星級及以上運行標識的綠色建筑工程,且建筑面積超過2 萬平方米的單體公共建筑或超過10萬平方米的住宅項目,擇優給予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借轉補方式投入)21. 支持企業上規模發展。對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為10-50億元、50-100億元、100億以上的施工總承包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加5 億元、10 億元、增長10%的,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8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22. 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對施工總承包企業上一年市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0 億元、30 億元、50 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50 億元以上的,每20億元獎補50 萬元為一個臺階)獎補一次。對專業承包企業上一年市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5 億元、10 億元的,分別給予50 萬元、80 萬元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10 億元以上的,每5 億元獎勵50 萬元為一個臺階)獎補一次。對建筑業企業上一年境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5000 萬美元、1 億美元的,分別給予50 萬元、100 萬元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1 億美元以上的,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