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什么是高新企業:從事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現代農業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核應用技術及與上述十大領域配套的相關技術產品等的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叫做高新企業。
高新認定要求-條件 :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評分70分以上);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詳情可登陸卓達咨詢官網或者電話聯系我,有專業業務員全程為您服務。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第三章 條件與程序 第十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必須同時滿足6個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不含申報當年)通過自主研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2.企業所在的領域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即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 3. 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注: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4.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北京天拓力行顧問咨詢有限公司,陳經理
···································^^····································
是北京的嗎?北京的話,只要硬性條件達標,應該問題不大 硬性條件是指:公司成立時間是否滿陰暗以上 第二點公司有沒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第三點就是成長性比例好不好 如果需要更加詳細的了解,可以隨時加我的。謝謝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具體評價方法:(須70分以上,不包含70分) 序號 指 標 賦值 1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0 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3 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 4 成長性指標 20 合計 100 上述的評分具體內容包括如下: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說明]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6個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1個發明專利或者4個實用新型專利。 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 最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需四項以上 [說明]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注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小(企業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12個技術開發合同或者12個技術服務合同或者12個銷售合同(分別針對不同產品) 三.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注:以上五個小項全部齊全后,才能拿到20分 四.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20)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占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二年總資產額÷第一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二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1; 注:總資產和銷售每年是遞增的,才能達到最高20分 五.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六.上年度的高新產品(技術服務)收入要占總收入60%以上. 七.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此次高新認證重要就是上述幾項硬性指標, 請根據情況做準備.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哈爾濱新區出臺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1條!
近日,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制定《關于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推出鼓勵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支持企業為疫情防控多做貢獻、多渠道減少企業疫情防控損失、全力增強復工復產的要素保障、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5個方面21條措施,從3月1日起至疫情結束期間,著力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分區分級分類方式,支持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政策措施》規定,對城鄉轉運必須、疫情防控必須、群眾生活必需、農牧業生產必須、保增長必須“五必須”項目、省“百大”項目和市重點項目、落實新區戰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的支撐項目,擬復工復產企業只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僅需通過哈爾濱政務服務網(松北區端口),填錄企業防疫信息并提交疫情防控承諾書,即可實現“承諾即復工”。
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創類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出口企業等,鼓勵其居家辦公實現“云復工”。對這些企業,上半年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增量部分,50%返還給企業。
對納入省市重點企業名單、生產防疫物資或戰略儲備物資的骨干企業,流動資金短缺的,由政策性擔保機構擔保,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專項貸款支持;疫情期間新建生產線或購置設備提高產能的,給予固定資產投資1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對列入國家和省應對疫情專項科技攻關的項目,給予科研團隊100萬元獎勵;對列入市級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專項的,給予50萬元獎勵。
對復工企業產生的集中隔離費、通勤等費用,區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對自貿試驗區內的外貿企業,因疫情影響,進出口貨物的境內滯留費和運輸工具使用超期費,給予全額補助;對在新區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養老、工傷、失業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申請緩繳,經批準后可以緩繳6個月;對疫情期間繳納水、電、氣、熱費有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延緩征收,3個月內不因欠費停水、停電、停氣、停熱,不收取滯納金等附加費用。
《政策措施》規定,對疫情期間企業發生的貸款利息,區政府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市貼息政策。其中,對列入國家和省確定的區內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企業名單,生產口罩、隔離服、防護服、電子測溫儀等企業,國家、省市給予貼息缺口部分由區財政全額補貼;對一季度有進出口業績,但因疫情影響,貿易運輸周期延長、成本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的自貿試驗區內的外貿企業,給予企業貸款利息50%的貼息補助(已經享受國家和省市貼息政策的,對利息余額部分給予50%的貼息補助)。
對缺乏現代管理手段、疫情防控存在薄弱環節的企業,免費提供大數據應用服務;通過訂制方式或入駐園區時購買項目用房并全額支付購房款的企業,承諾入駐園區五年內年均全口徑納稅額達到500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以上的,采取先支持后考核的辦法,享受項目用房建設成本造價(工程竣工決算價格加稅費)七折優惠。
大力推行“不見面簽約”、“不見面審批”、“不見面服務”“三個不見面”,開辟綠色通道,縮短決策時間,疫情期間較為成熟的項目實行網上簽約。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實施不見面審批和無人干預自動辦理。
區領導按地域分工,對復產復工企業實現包保全覆蓋,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復工、用工、物資運輸、生產要素保障、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哈爾濱中小微企業可以申請穩崗返還補貼!附申請指南
疫情防控期間
哈爾濱中小微企業可以申請穩崗返還補貼
具體申請流程
適用范圍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標準主要依據《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及有關政策文件。本細則中所指企業均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
穩崗返還標準
對于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對于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的中小微企業,可返還上一年度6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
關于中小微企業和中小微困難企業的標準和認定
我市中小微企業的認定,參照國家財政部中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辦法,主要采取中小微企業聲明函的形式,前期由企業自證并申報,后期如發現信息不實或弄虛作假,將取消申報資格并追返所發資金,依法追究相關人責任。針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由市工信局制定標準,由各區縣(市)工信部門依據標準制定實施細則并負責認定。
申報穩崗返還的條件
(一)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及所在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政策。
(二)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
(三)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裁員率按照上年年末較上年年初參保職工減少人數與上年年初參保職工人數比較確定。其中,參保職工減少人數中應扣除勞動合同期滿、退休、死亡、職工辭職、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等人數。
(四)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申請穩崗返還,需經區、縣(市)工信部門認定,并出具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認定書。
申報要件
為方便企業申報,符合申領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僅需在網上準確填寫企業相關信息即可,市失業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將統一核對。如申報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還需提供區、縣(市)工信部門的認定書電子版,在網上申報過程中上傳。
申報流程
全面實行網上辦理,申請單位登錄哈爾濱政務服務網(http://zwfw.harbin.gov.cn),搜索欄中搜索“穩崗補貼”,在政務服務事項界面中點擊“在線申辦”,點擊進入哈爾濱市金保網上申報系統,失業待遇菜單欄下拉,選擇“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或“疫情期間中小微困難企業穩崗返還”,上傳由工信部門開具的中小微企業困難認定書,
按照系統提示進行申報。企業在申報前,需要在“信用中國”官網自行查詢是否為失信企業,失信企業不予發放。符合中小微企業條件的企業需如實填報企業2019年度營業收入(部分行業需要填報資產總額),并上傳企業2019年度利潤表電子版。申報企業填寫完相關信息時,應對填報內容承諾真實有效并上傳《中小微企業申報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聲明函》。
審批通過后進行網上公示
公式名單在哈爾濱市政府官網(www.harbin.gov.cn)中“政務公開”欄目,政府機構選擇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知公告欄進行查詢。根據公示結果,穩崗返還款直接打入企業提供的銀行賬戶,實現由申報到撥付,全程不見面,企業零跑路。
穩崗返還使用范圍
穩崗返還資金主要用于本單位職工生活補助、單位或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相關支出。穩崗返還資金一次性發放,同一參保單位同一年度只能享受一項穩崗返還。
資金撥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