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又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 申報時間
1、7月15日截止,杭州地區新認定企業(含重新認定)申報;
(實際6月底全部結束申報只有網報繼續并且需要稅務先認定通過后才能報送科技局)
2、8月1日截止,杭州以外地區新認定企業(含重新認定)申報;
以上為參考2015年的一般申報時間。
? 申報流程
? 申報認定條件
1、屬于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領域;
2、申報企業應在浙江省內依法注冊,并且滿1年;
3、研發費用:小于2億>5%;2億以上 >3%;
4、高新技術收入占總收入>60%;
5、科技研發人員人數>10%;
6、核心技術>70分(滿分100分):
1) 自主知識產權(30分):1項發明專利,或6項實用新型專利,或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近三年內的專利)
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4項以上 /年;
3) 研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5項指標。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4) 近三年成長性指標(20分):總資產增長率35%,銷售增長率35%。
? 常見問題
1 、申請國家高新企業有什么好處?
首先,對國家高新企業有10 %的稅收減免。另外,各級地方政府還對高新企業有相當幅度的獎勵和支持。
2 、申請國家高企的費用怎么樣?
申請國家高企的費用生要包括:知識產權資料的籌備費用;企業財務優兄的審計費用;企業高新產品(服務)的收入審計費用;申報材料的準備、遞交等代理費用。
·······································································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開發區外高新技術企業必須具備下列各項條件: (一)從事本辦法第四條規定范圍內的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 (二)產權明晰,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三)已有二年以上的營運期,運行機制良好。 (四)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30%以上,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或服務的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研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以上。 (五)年總收入在3000萬元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在15萬元/人.年以上,年人均利稅在3萬元以上,并有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設施。 技術性收入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50%以上的開發型高新技術企業,年總收入可限定在1000萬元以上。 (六)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應占本企業每年總收入的4%以上。 (七)企業的技術性收入與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總和應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70%以上。 (八)有明確的企業章程和嚴格的技術、財務管理制度。 (九)企業的注冊經營期在十年以上。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作為一個山西人,我覺得太原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太原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氣候宜人,文化根基深厚,有著重工業做后盾,地處北京與西安的中間,連接著西北與華北地區,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的。特別是太原現在開始加大人才引進,比別的地方的人才引進條件都要好,這樣會給新型產業提供人才保障。從地理文化來講,深圳這些城市多數都是外來的新移民,沒有形成故鄉文化,對深圳沒有那種熱愛奉獻精神,都是掙錢走人的心態,長遠下去不會有什么大的發展。而太原不同,多數在太原的年輕人都是學成歸來的太原本地人,而且家庭出身都比較好,個人素質都比較高,少有低端產業鏈的工人,這樣會加快太原的新型產業結構的發展,會讓太原以更快的速度邁向國際化進程。近來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開始入駐太原,越來越多的人才從一線城市甚至海外回到太原,來到太原。他們很多人是放棄了高薪的生活,為的就是讓故鄉太原發展,所以太原將來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僅從自然資源來說,山西在華北算是比較優越的,眾所周知,山西儲煤量約為全國的三分之一,而煤電行業持續減排,因此煤電不一定就意味著污染,充足的電力反而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保障。天氣也在華北算得上獨樹一幟,和西安、北京相比,太原的氣候算溫和得多,夏天很涼快,和內蒙相比,山西南部被沙塵暴襲擊的概率又小很多,而且不像沿海城市那樣會受到臺風或者其他自然災害的侵襲。而自然資源的優越,不代表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有任何障礙。在我看來,影響山西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最大兩個問題,一是人文環境尚待改善,二是戰略資源的支持。
在大多數人看來,山西的位置雖然通常被劃定為中部,但是和其他中部大省相比,整體的人文、經濟形勢更像是西部省份。誠然GDP并非衡量一個城市實力的唯一指標,但是確實在一定程度內可以反映出大致的經濟形勢。這樣的形勢一方面是山西整體從資源型省份轉型的縮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目前山西頗為保守的人文環境。
與東部大環境不同,創業目前在多數人心中并非一個優秀的、敢打敢拼的詞匯,由于缺乏類似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也沒有一家出色的、本土生長起來的互聯網公司,在山西省內廝殺的公司,不是做項目外包,就是外省進來分一杯羹的大型企業,以自己產品取勝的非常少,這樣的情況導致技術研發實力在整個產品研發和交付的環節中并不重要。所以做技術在山西大多數IT公司里似乎依然是很底層的工作,企業能不能賺到錢,更多的在于商務合作、領導的個人關系和其它因素。
遙想以前,晉商雄踞中華,飲譽歐亞。很遺憾,我們似乎早就丟失了晉商那種敢為天下先的銳氣,或者委婉地說,是還沒有把這種銳氣發揮出來?雖說在高新企業發展這方面,還沒有多完善的相關政策,但是在現在沒有好政策扶持的前提下,要先把自己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做好,才能夠迎接高新企業的入駐,未來才能夠依靠高新企業來發展經濟。所以,太原未來發展依靠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可期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