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上一章我們主要介紹了一個黑盒測試工程師的主要工作任務和一些經驗,本章我們分別講解下一個測試開發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吧。上一章用的是瀑布流程,這次用敏捷的整個流程來介紹。
迭代過程
測試開發工程師的內容
產品經理跟大家講解用戶story
跟開發一起去理解用戶story
根據用戶story分解任務
跟開發一起去分解任務
設計
根據設計來分析模塊的耦合,并且設計接口測試用例,同時評審開發的設計文檔
編碼
完成接口測試用例的編碼,并推動開發去自測
測試
完成功能用例的自動化和業務邏輯的測試
對于測試開發工程師來說,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開發的質量意識,來保證bug在早期就暴露出來。所以,對于測試開發工程師來說,主要的工作任務包括下面幾個:
1、跟開發一起搭建建持續集成的環境,通過該環境自動完成代碼覆蓋率,單元測試,接口測試和基本功能的自動化測試等。
2、通過持續集成的環境去推動或約束開發去做代碼覆蓋率和單元測試,以及代碼的自測,來提高代碼的質量。
3、評審開發的設計,保證設計文檔的質量
4、完成接口測試代碼的編寫和功能自動化代碼的編寫。
5、實時反饋當前代碼的質量,并且給開發一些改進建議。
從上面工作任務可以看出,為什么稱為測試開發工程師了吧?
因為干的是開發的活(寫代碼),目標跟測試一樣(保證質量和提高效率)。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一個測試開發工程師的工作呢?
1、有很強的coding能力(這個也是為什么牛逼的測試開發工程師稀少的一個原因了,因為coding能力很強的人大部分會去選擇做開發)。
2、對常用的持續集成工具很熟悉(不僅僅是會用),比如:Hudson和Jenkins等。
3、測試分析能力(這個依然是個人認為測試人員一個最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
4、對技術的興趣。
而對于一個剛進入該領域的測試開發工程師來說,我們可能接觸的比較多的就是直接根據具體的功能去做接口測試和功能自動化測試,這里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練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coding能力。另外過程中去拓展接觸學習下其他相關的內容。
至于測試分析的能力,這個可以多跟有經驗的人去交流,另外就是要經常總結和分析,比如:對于后面發現的bug,其他人的測試用例,質量分析等等。(后面會專門介紹如何去提高個人的測試分析能力,大家可以關注下)。
相信經過不斷的練習,自己是能夠很快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測試開發工程師的,而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去做開發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對于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google測試之道,應該對自己的幫助比較大。
關于持續集成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參考下
什么是持續集成
隨著軟件開發復雜度的不斷提高,團隊開發成員間如何更好地協同工作以確保軟件開發的質量已經慢慢成為開發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尤其是近些年來,敏捷(Agile) 在軟件工程領域越來越紅火,如何能再不斷變化的需求中快速適應和保證軟件的質量也顯得尤其的重要。
持續集成正是針對這一類問題的一種軟件開發實踐。它倡導團隊開發成員必須經常集成他們的工作,甚至每天都可能發生多次集成。而每次的集成都是通過自動化的構建來驗證,包括自動編譯、發布和測試,從而盡快地發現集成錯誤,讓團隊能夠更快的開發內聚的軟件。
持續集成的核心價值在于:
1 持續集成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自動完成的,無需太多的人工干預,有利于減少重復過程以節省時間、費用和工作量;
2 持續集成保障了每個時間點上團隊成員提交的代碼是能成功集成的。換言之,任何時間點都能第一時間發現軟件的集成問題,使任意時間發布可部署的軟件成為了可能;
3 持續集成還能利于軟件本身的發展趨勢,這點在需求不明確或是頻繁性變更的情景中尤其重要,持續集成的質量能幫助團隊進行有效決策,同時建立團隊對開發產品的信心。
持續集成的原則
業界普遍認同的持續集成的原則包括:
1)需要版本控制軟件保障團隊成員提交的代碼不會導致集成失敗。常用的版本控制軟件有 IBM Rational ClearCase、CVS、Subversion 等;
2)開發人員必須及時向版本控制庫中提交代碼,也必須經常性地從版本控制庫中更新代碼到本地;
3)需要有專門的集成服務器來執行集成構建。根據項目的具體實際,集成構建可以被軟件的修改來直接觸發,也可以定時啟動,如每半個小時構建一次;
4)必須保證構建的成功。如果構建失敗,修復構建過程中的錯誤是優先級最高的工作。一旦修復,需要手動啟動一次構建。
持續集成系統的組成
由此可見,一個完整的構建系統必須包括:
1 一個自動構建過程,包括自動編譯、分發、部署和測試等。
2 一個代碼存儲庫,即需要版本控制軟件來保障代碼的可維護性,同時作為構建過程的素材庫。
3 一個持續集成服務器。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我是覺得主要是你喜歡干什么?還有就是對那個感興趣? 軟件測試:需要你有一定的測試知識,理論,會用測試工具等。因為你以前做過研發,相對來說做測試容易一些。 云計算運維:首先看是做哪方面的?是自己公司開放軟件做支持那種,還是云計算數據中心維護那種,第一種的話相對簡單一些,了解自己公司產品,在了解其他同類產品,了解一些IT行業知識就行,就是知道的多點。要是第二種的話,估計學習的東西和精通的程度要更深,因為你是需要解決問題的,這就包括運維方面的東西了,比如監控報警,比如數據庫、網絡、虛擬化知識技術,還有就是問題處理的能力 軟件測試是發現問題。運維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首先看樓主對哪一個興趣更大,想向哪方面發展就選擇哪方面,個人覺得云計算運維比較好些,云計算運維技術含量絕對比軟件測試要大,薪資待遇也肯定高于軟件測試,云計算運維比軟件測試要高端很多,tanjurd這方面人才服務不錯,看選擇哪樣最主要的還是由樓主的興趣決定
···································^^····································
哈理工2015級軟件學院 468396291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或者公眾號界面左下角的調劑信息是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所有調劑信息集合,會一直更新的。
本人非常歡迎對軟件工程和信息安全感興趣的同學加入我們的團隊,通過嚴格的科研訓練,相信每位同學都能有所收獲,做出杰出的工作。本人與海外優秀的科研團隊(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香港科大,KAIST,香港理工,漢陽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推薦我們團隊培育出來的優秀同學進行更進一步的深造(攻讀博士或者做博士后等)。
條件:
1. 對科研有濃厚的興趣,立志成為本領域優秀的計算機科學家。
2. 數學基礎較好,編程能力強,至少熟練掌握一門編程語言(比如Java, C++, Python等)。
3. 具有較好的英文基礎,能夠看懂并理解計算機類英文學術文獻。
收獲:
1.  享受國際化的科研培養模式和氛圍,論文成果分配按照國際約定的貢獻度公平分配。
2. 在論文錄用的前提下,全額資助同學們參加本領域頂級或著名國際會議。
3. 享受組內科研津貼和高水平論文(CCF-B類以上)獎金。
4. 不定期組織到外地進行學術研討活動。
5. 推薦優秀的同學到國內外頂尖的科研小組進行進一步的深造。
張濤老師簡介:
張濤,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術榮譽: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年學術骨干支持計劃”入選者
2013年2月于韓國首爾市立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之后赴香港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于2016年12月加入哈爾濱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并被直聘為副教授。一直以來從事軟件工程和信息安全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其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或著名期刊(比如TIFS, TSC, JSS等)以及會議(比如ICSE, ICPC, DSN等)上發表,并獲得韓國專利局授權的6項發明專利。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以及黑龍江省政府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中科院網絡測評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重點項目1項,以及中央高校科研基本業務費項目1項。2017年1月被哈爾濱工程大學遴選為“青年學術骨干支持計劃”培育人選。
研究興趣:軟件倉庫挖掘, 軟件維護與演化, 程序語言分析, 面向移動應用的信息安全
研究課題:當前的主要工作為利用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機器學習的相關技術分析、定位、以及修復在移動應用 (Mobile Apps)中存在的軟件缺陷 (Bugs)和安全漏洞 (Vulnerabilities)。
You can find my English homepage cszhangtao.github.io/.
信息來源網址:muchong.com/t-11982378-1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今年目前所有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調劑信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