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打吊瓶有哪些誤區?

    在經常發生感冒發燒的季節,醫院急診室的走廊上隨處可見輸液的病患。很多人一感冒發燒就去醫院輸液,認為這樣好得快。但是一條“一項來自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藥物不良反應,保守估計,每年我國最少有10萬人在輸液后喪命”的傳言,把人搞糊涂了,輸液的危害竟然有這么大?

    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秘書處負責人、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王克安教授澄清,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不良反應報告的數據,官方沒有發布過因不安全注射死亡39萬人這個數據,更不可能細分到不良反應、大輸液以后死亡。此外,“我國一年的輸液量達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每人輸了8瓶液。”的說法也不科學,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解釋“這組數據是生產量。我們國家每年生產的輸液制劑一部分用于出口、一部分動物使用,還有一部分在流通環節流轉,到了醫院以后,不光是用于輸液,還用于手術沖洗、創口的換藥、血液的透析、腹膜的透析等等其他方面,用量還很大,而且醫院也有庫存。人均輸液8瓶以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我們要反對濫用輸液,不是反對輸液。那么關于輸液還有哪些誤區,是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呢?

    輸液治病好得快?

    有許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醫務人員認為“輸液治病好得快”,只要得了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輸液。輸液通過血液起效,作用是快,而且這種方式不需要病人的配合,對非常衰弱的病人、意識不清的病人、不能吞咽藥物的病人都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當口服無法吸收起效時,也要采取注射的方式(當然不一定是輸液)。但也同時存在風險。比如,有的患者對某藥物過敏而不知道,通過口服的話,不會立即產生嚴重后果,還可采用催吐等方式排出體外。若是采用輸液,藥物很快就會進入體內,不良反應也會更快顯現。

    輸液調快點,病好得快還節省時間?

    不少人在打點滴時,嫌速度太慢,自行調快滴速。殊不知這一小小舉動也許會導致昏厥甚至死亡。2011年,在一起醫療事故中,患者在滴注過程中死亡,鑒定原因就是患者滴注的林可霉素滴速過快。

    專家:首先,不贊成遇到發燒、感冒、腹瀉等就輸液。公眾用藥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輸液的原則。其次,若輸液,切不可自行調節輸液速度,一般情況下,成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為20-40滴/分鐘,老人不應超40滴/分鐘。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輸液速度應控制在30-40滴/分鐘為宜。輸液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如硝普鈉滴注過快可使血壓急劇下降。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滴注速度應為8-15滴/分鐘,過快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鉀劑滴速過快或引起高鉀血癥,表現為四肢無力、手腳口唇發麻、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紊亂,甚至心臟停搏。

    孩子常輸液,血管多玻璃渣?

    該說法來自國外一項動物實驗結果,國外研究人員曾在動物身上做過實驗,解剖發現輸液多的動物血管上留有玻璃渣,這說明現實社會當中“輸液留下玻璃渣或塑料殘渣的情況確實有可能出現”。發表該言論的專家是廣東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他認為媒體誤讀了他的本意,他解釋說這里所謂的玻璃渣并非日常所見的玻璃渣,只是靜脈輸液微粒中極少見的一種。靜脈輸液微粒是在藥物制造、藥物存放、醫療器械、配置人員的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醫學上早已肯定靜脈輸液微粒的危害性,但可以規避,無需夸大風險。

    其實,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對于微粒的控制,醫學上有嚴格的要求。中國藥典2005年版規定,100ml以上靜脈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過20個,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過2個。輸液微粒非人的肉眼所能看見,因為人的肉眼只能看見50μm以上的微粒。但輸液是大劑量并且直接進入血液的,出現問題常常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如果輸液所用的藥品存在質量問題,會比口服藥物更容易給患者帶來傷害。所以輸液一定要聽醫囑,切忌貪快盲目輸液。

    記住,這4種情況才要輸液

    如果你——消化功能差,無法口服時;外用藥不能達到相應效果時;嚴重急癥,口服藥不能緩解時;藥物可能傷害組織、血管時,可能需要通過鎖骨下靜脈穿刺、PICC(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等輸液方式…請遵醫囑開始輸液治療。如果你不是這四種情況之一,請繼續看下面的安全輸液建議:

    1.聽從醫生的建議。

    2.與醫生討論輸液治療的必要性,以及有無可替代的口服藥物。

    3.不主動要求輸液,也不要一味拒絕。

    4.只在正規醫療機構或有醫護人員監護的條件下輸液,以便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5.“掛著輸液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這種事聽上去很感人,但并不安全。

    6.不要自己調整輸液的速度。

    • 發表于 2015-04-03 00:00
    • 閱讀 ( 65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