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彗星也會“死于非命”?

    一、“世紀彗星”已灰飛煙滅 令人嘆息

    萬眾期盼的“世紀彗星”可能已在28日13時(北京時間29日2時)接近近日點(perihelion)的過程中解體。美國宇航局的太陽觀測衛星“日地關系天文臺”與“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只看到微弱的光亮,而“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衛星沒能捕捉到彗星的影子。科學家表示,“艾森”彗星在接近近日點的時候已經解體并氣化。 這意味著“艾森”彗星在12月份不會閃耀夜空。非常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不能一睹“世紀彗星”的風采!不過它的解體本身還是有很重要的科研價值,可以告訴我們有關彗星內部物質的新知識。


    “艾森”彗星是2012年被發現的,來自一光年之遙的奧爾特星云。因其近日點距太陽只有110萬公里(小于太陽直徑),在陽光照射下強烈揮發,因其有可能成為近百年來最明亮的彗星,曾一度被譽為“世紀彗星”。

    二、是什么力量使彗星解體?潮汐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些彗星的近日點離太陽太近了,近日點距一般都小于0.01天文單位,好像燕子掠過水面似的掠過太陽表面,因此被天文學家稱為掠日彗星。坐鎮太陽系的太陽以殘酷的手段對付這些敢于冒犯它的彗星。那些近日點在太陽表面之上的掠日彗星會被太陽上的大火無情吞噬,而那些近日點在太陽表面之下的掠日彗星,太陽強大的潮汐力會把它們撕得粉碎。

    當引力源對物體施加引力作用時,由于物體上各點到引力源距離不等,所以受到引力大小不同 從而產生引力差,對物體產生撕扯效果,這種引力差就是潮汐力。人們最常見的是月亮和太陽對地球的潮汐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發生“潮漲潮落”,其實這就是太陽和月亮“撕扯”地球的現象。由于潮汐力與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可以想象,當物體距離引力源很近的時候,會受到巨大的“撕扯”,一旦潮汐力超過了物體的結合力,就會被撕碎!

    三、1994年“彗-木大沖撞”木星的潮汐力撕裂彗星

    1994年,“蘇梅克-列維9”與木星發生了慘烈的撞擊,這次事件為我們提供了第一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地球之外的天體撞擊事件的機會,得到了大眾媒體的廣泛關注且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對其進行了密切監視。這次撞擊提供了關于木星的新知識和木星在減少太陽系內太空碎片中的作用。

    顆彗星是天文學家卡洛琳、蘇梅克和列維發現的。“蘇梅克-列維9”是在1993年3月24日由位于加利福尼亞的帕洛瑪山天文臺的望遠鏡發現的。它是第一顆發現的圍繞行星運行的彗星,也許已經被木星捕獲了20至30年左右了。計算表明,它那不同尋常的破碎形態是由于早在1992年6月份接近木星的時候造成的。當時,蘇梅克-列維9在木星潮汐力的“洛希極限”距離內通過,于是木星的潮汐力把該彗星撕裂開來。后來這顆彗星成為了一系列直徑在2公里之內的碎片。這些碎片于1994年6月16日到22日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與木星的南半球相撞了。撞擊產生的傷痕比大紅斑更容易看到,且持續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結語:彗星真的好脆弱

    一度被喻為“世紀大彗星”的艾森彗星被太陽撕裂,令人嘆息!但科學家可以通過對散開的進行分析,得到更加珍貴的科學數據!我們也可從中學到有關天體潮汐力的知識:對于如此靠近太陽的小天體來說,除了太陽的烘烤外,潮汐力的撕扯也是一道鬼門關!

    • 發表于 2015-07-25 00:00
    • 閱讀 ( 81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