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上火出鼻血是怎么一回事?

    導語:上火并不是一種病,因為它對應的癥狀實在太多了。更像一個信號,表明你的身體有了某種不適。知道“上火”了,并不能解決問題,還要進一步確定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作為一個中國人,自小到大,上火這個詞就伴隨我們一生。

    早上上班,看見同事口角長水泡,正呲牙咧嘴,一問,十有八九回答會是“昨天沒睡好,上火了”。

    過幾天,吃了些大龍蝦,第二天自己也開始口腔潰瘍,別人一問,回答也十有八九是“哎,吃蝦,上火了。”

    再不就是哪位久病初愈的朋友,喝了媽媽熬的參湯,轉頭流鼻血了。媽媽也愧疚地自責“補過了,補上火了。”

    那么,秋冬交際,容易鼻出血,或者吃了某些食物就“上火”出鼻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來說說“上火”這個概念。

    上火是一個中醫的概念。流鼻血稱為鼻衄,認為是因為內火上至鼻脈絡所致。既然流鼻血與內火有關,某些食物,導致肺熱,就容易引起出血,所以要避免積熱的食物。

    聽起來挺有道理。

    這是古人對于無法解釋的疾病現象做出的解釋和生活的經驗總結。古人不明白血液循環的組成和機制,也不知道出血凝血的機理,可以理解。

    現代醫學昌明的今天,再用數千年前古人生造出來的“火”這樣一個詞匯來解釋,診斷甚至指導治療,就是在不應該了。

    那么,現代醫學怎樣解釋這些現象呢?

    以出鼻血為例。人體鼻腔,尤其前段,有非常豐富的毛細血管,而鼻黏膜很薄,這些毛細血管遇到干燥氣候,或輕微刺激,都會很容易破裂出血。跟火無關。

    可是,為什么某些特定食物會引起鼻出血呢?食物可跟鼻腔毛細血管不接觸啊。

    科學研究解釋了這個謎。

    食物引起鼻出血的人,鼻腔的毛細血管對于各種抗凝血的物質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物質異常敏感,尤其是患有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的人。這些人一旦吃到了富含這些抗凝血的物質的食物,就會導致鼻腔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原因就那么簡單,一點也不神秘。

    2013年美國耳鼻喉醫學會的官方學術雜志發表了英國皇家大學醫學院的一份研究,詳細測試了容易引起鼻出血的各種食物。清晰地解釋了食物引發鼻出血的原理。

    這份研究調查了771個人,發現引起出血的主要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大類是酒精,特別是紅酒。第二大類是辛辣食物。紅酒里含有大量的水楊酸和水楊酸鹽,辣椒里也含有大量水楊酸鹽和姜黃色素。水楊酸和姜黃色素能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聚集抑制是出血的最大誘因。姜黃色素同時還能抑制血管收縮,所以抑制了止血。第三最常見誘發鼻出血的是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可可也是有名的血小板抑制劑,特別是黑巧克力。第四大類是富含omega3的食物。比如,魚油和三文魚。

    總結起來就是,下列食物容易引起鼻出血:

    酒:尤其紅酒。辣椒,以及辛味料。

    高水楊酸食物:巧克力,咖啡。蘋果,菠蘿。藍莓,草莓等莓類水果。橙子。某些中藥飲品。大蒜。枸杞。橄欖葉。葡萄干。甜瓜。獼猴桃。石榴。蘑菇。西紅柿。蘿卜。杏子。大棗。花生。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食物:生姜。人參。銀杏葉。維生素E。

    富含omega3的食物:魚油。三文魚。

    其他:糖。奶類。某些豆子。

    真相大白了。出鼻血只是因為毛細血管破裂,食物導致出血也只是因為這些食物富含水楊酸或者抑制了凝血。跟上火沒有關系。人參引起出鼻血也跟所謂的“補”沒有絲毫關系。

    哦,那看見性感美女出鼻血是怎么回事兒。

    那是漫畫,現實中是不會發生的。

    參考文獻

    [1]

    [2]


    • 發表于 2013-11-27 00:00
    • 閱讀 ( 119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