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學會傾聽?

    我們都想要被人聽見,想要被人理解。當我們全身心投入一段關系中,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擔憂、快樂、麻煩,我們需要對方全心全意的關注。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對方在聽我們說話的時候不會玩著手機或看著電視。他們的注意力沒有被其他事分散掉。他們不會打斷我們,不會評價我們,不會催促我們,他們只是安靜的、耐心的傾聽我們所說的。

    但是我們很多人并不善于傾聽。因為,正如事實所證明,傾聽確實不易。傾聽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或性格,而是需要花心思的技巧。

    正如精神科博士Michael P. Nichols在《消失的傾聽藝術:學會傾聽可以增進關系》一書中所寫的,誠摯的、關切的傾聽“需要以無私的態度,努力克制自己。要做到認真傾聽,我們必須忘掉自己,將自己代入對方的需要,關注他們所關注的。”

    當我們仔細傾聽,并不只是獲取信息,還“見證對方的經歷”。Nichols是威廉瑪麗學院的精神科教授、臨床醫學家,他說,我們由衷的對他們感興趣,暫時放下自己的事,停下來不去想自己想要說的話。

    “至少在短期內,傾聽是單向的關系。”

    《消失的傾聽藝術》一書有許多重要的(也是令人驚訝的)關于傾聽的見解、真實的故事、案例剖析和可行的練習。這很重要,因為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表現出同理心、支持意愿,但是所做行為卻并非如此。

    以下是書中所寫的三個小技巧。

    別把同情和同理混為一談

    有時候我們表達關心的程度太過夸大,比如“哦,真糟糕!!!”。我們以為這只是同情。但是正如Nichols寫道:“表現出不幸和傾聽不是一回事。”過分夸張的回應會顯得假惺惺、居高臨下。

    Nichols這樣介紹同情和同理的區別:“同情的范圍更窄,作用也更有限。同情意味著同樣的感受,而不求理解。同理則不同,正如許多人所想的,同理是與之同憂、同贊、同樂,一起滔滔不絕,互相撫慰,或互相鼓勵。同理意味著理解。”

    適時寬慰

    當愛人害怕、悲傷或低落,我們自然想要去寬慰他/她。沒人喜歡眼睜睜看著朋友或家人處于痛苦中。但是對于能量外泄的人們,寬慰會讓他們感到被人看輕。

    Nichols寫道:“很多失敗的傾聽,就是告訴人們不要這樣想。”

    當你傾聽人們的苦惱和痛苦,表達出你很重視他們即可。

    當然,有時候人們確實需要寬慰。Nichols說,例如你對剛理的發型不滿意,你的朋友說“沒事,挺好的。”,再比如你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對此感到很沮喪,此時有人列出你所有的出彩的事兒,你會感覺好得多。

    我們很難分辨出人們什么時候需要傾聽,什么時候需要寬慰。Nichols說:“自我懷疑、擔憂、或糾結于某個問題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此類的內容說的越多,他越有可能需要寬慰。傾訴中表達的感受越強烈,他需要被傾聽、被理解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你不確定呢?“如有疑慮,傾聽即可。”

    別急著假設

    我們會假設對方下一步要說什么,然后直接跳到論斷上。我們會打斷別人,幫他們說。我們會說“哦,我知道!”或者是“我也是!”或者是“我討厭這種事。”諸如此類。

    我們這樣做是處于好意,想表達善意,但是對方卻會覺得我們并沒有在聽。

    再說一遍,好的傾聽,其核心是同理。同理需要兩件事:首先需要敞開心扉,像“電影觀眾一樣,將自己沉入電影中,和角色共進退。”——Nichols寫道。第二點是“從感知轉換到思考。他/她在說什么,什么意思,他/她的感受是什么?”

    不要只是想當然以為自己能理解對方的感受——即使你曾有相似的情況,也要去問。舉個例子,旅行令你精疲力竭,但你的伴侶卻未必感到疲累。也有可能你的伴侶也覺得很疲累,但是出于其他的原因。

    Mochols寫道,同理的開放,“根本上來說,就是發現他人的內心世界究竟發生了什么”。

    下次再傾聽朋友或家人的時候,帶著接受的態度,不要試圖改變他們的想法,試著去理解,看看他們的生活究竟怎么了。


    (譯者:何靜雅)

    • 發表于 2016-01-04 00:00
    • 閱讀 ( 76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