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怎樣從石頭堆里認出恐龍的腳印?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你面前,你卻沒有看出來,怎么辦?當你邂逅了一塊恐龍足跡化石,你卻把它當成了普通的石頭……沒錯,這個羊圈就是用真正的恐龍足跡化石來“裝修”的,甚至山羊君的食槽都是用化石鑿成的!幸虧古生物學家在不久前發現了它。

    這雞,是恐龍

    這個羊圈曾像隱世的武林高手一樣,靜靜地呆在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的一個農戶家中,直到古生物學家們來拜訪——他們其實被震撼了一把:這里的村莊里不僅有真·化石羊圈,還有真·化石驢棚、真·化石磨、真·化石地磚……這些化石,都是恐龍足跡化石。


    這些足跡化石是距今1.8至1.7億年前,早中侏羅世的恐龍留下的腳印。恐龍的腳印很不容易保存下來,雨水等各種干擾很容易就會毀掉它們,只有少數足跡在經過陽光暴曬等因素后會逐漸干燥硬化,然后被時機恰當地掩埋,并且經過億萬年的重重考驗,才最終能夠形成化石。不過,子洲顯然擁有豐富的足跡化石,規模應該不小,在首輪研究中,就已經找到了幾十個恐龍足跡化石。其實,當地居民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些奇怪的印記,只不過他們把這些足跡化石解讀為當地傳說中的神鳥“天雞”或“金雞”留下的腳印。

    確實,肉食恐龍(獸腳類)的足跡比較像鳥的腳印,但是尺寸要大很多(當然,也有很小的)。邢立達等考證認為,它們之所以被當地人認為是“雞腳印”,極有可能與一種野生鳥類——紅腹錦雞(Chrysolophus pictus)有關。雖然黃土高原早已經沒了這種鳥,但并不代表過去沒有。至少在宋代時,這里的氣候仍然不錯,存在森林。紅腹錦雞就活躍在林間,所以這里的古人應該非常熟悉這種鳥。由于古人缺乏古生物和地質學知識,可能他們發現了這些足跡化石的趾數與紅腹錦雞相同,都是3趾(家雞腳印是4趾,還有1趾向后),就把造跡者當成了紅腹錦雞。而這些色彩艷麗的大型鳥類,常被視為森林之神或神靈的化身,傳說擁有鳳凰的血統,也具備神化成天雞的“遺傳基礎”。


    這不是張真人的

    金雞并不是民間傳說和恐龍足跡化石關聯的唯一例子,比如齊云山的恐龍足跡化石,它就和張三豐的事跡關聯在了一起。張三豐號玄玄子,是元、明兩代著名道士,也被稱為張真人,除了武當山,齊云山也是他的道場。張三豐晚年隱居在齊云山,并羽化在此。據傳,在真人羽化之前,還在巖壁上留下的掌印,印證著一代宗師的神話。這組“掌印”位于齊云山小壺天景點內,小壺天明代修建的一個石坊,石坊的石門呈葫蘆形,里面是一個長20米,寬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另一側是懸崖,傳言這里便是張三豐飛天成仙的地方。石窟內還供奉有道教神仙雕塑,多年來,游客上香,已經將石窟的一部分頂面熏黑了。而“掌印”就在這頂面之上。細細看來,這些“掌印”確實像極了人的手掌,不僅大小相仿,而且不止一個,更讓人贊嘆的是有些能清晰地看到五指,且“手指”張開角度也不像自然風化偶然形成的,最絕的是,有些甚至能夠清晰地看到指甲的痕跡。


    然而,后面的研究卻發現,這些“掌印”也是恐龍足跡……這些足跡形成于白堊紀的晚期,括了三種不同形態的獸腳類足跡約60個。事實上,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并不難認,它們通常會有一根朝前的趾頭,然后左右兩側各有一根趾頭。如果足跡化石的表面覆蓋的巖石風化消失,那你看到的就是凹進去的化石;而如果足跡層本身風化,只保留了原來覆蓋的巖石,你看到的就是凸出來的腳印。小壺天的這些腳印都是凸出來的,說明底層的巖石已經風化脫落。也許一兩個腳印讓人難以辨認,但如果你能看到一群三趾結構并且伴有一定的走向,那有很大的幾率就是看到足跡化石啦。不過,在齊云山這組足跡中,確實有一些例外,那是“五指”足跡,其實是有兩個三趾的腳印重疊在了一起,讓人產生了五指掌印的錯覺,很可能因此才有了“掌印”傳說的誤會。

    腳印有信息

    事實上,在那些獸腳類恐龍足跡里有時還會有一些坑,或者凸起,這沒準是吃草恐龍的足跡。單個的食草恐龍足跡是很難確認的,但是如果與其它恐龍足跡伴生,或者呈現一定的規則排列,也是可以認出來的。甚至一些特殊的足跡還能讓我們獲得一些有趣的信息,比如大型的蜥腳類恐龍是怎么轉彎的呢?它們是慢慢走出弧線,就像汽車掉頭行駛一樣,還是原地轉向呢?我們在山東諸城就找到了這樣一組足跡,足跡的排列是半圓形的,這就表明它們很可能是像汽車掉頭行駛一樣拐彎的,而且很可能也是“前輪”控制方向的。


    當然,獸腳類的腳印也有不是三趾的時候,除了化石保存不完整的原因,有些恐龍的腳印本來就不是三趾的。恐爪龍類中,最著名是在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中出鏡的伶盜龍(迅猛龍),具有強大的掠食能力,它第二根腳趾很發達,是恐怖的廝殺武器。古生物學家推斷它們平時走路的時候都是抬著這根腳趾走路的,以便防止趾甲的磨損,只有戰斗的時候才會使用它。所以,它們的腳印應該是二趾的。但是,在四川涼山發現的伶盜龍足跡(Velociraptorichnus)不僅有二趾的,還有三趾的。這說明,它們也不是總抬著那個腳趾走路的,也會不時放下這根腳趾。畢竟這么一根暴力的趾頭,在路滑時,肯定能起到防跌倒的作用。

    研究恐龍足跡化石,除了能為傳統文化找到原型外,更重要的還是挖掘其中的科學價值。相比骨骼化石,足跡化石有其優勢,那就是這些化石肯定是原位埋藏。而很多骨骼化石在恐龍死亡后都會被水流等沖擊搬運到別的地方,因而其埋藏未必是死亡現場。這一優勢使得足跡化石更能再現當年發生的場景,我們也能根據腳印化石的形態、大小、特征以及排列方式,推斷出一些信息。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足跡的長度推斷恐龍的腿長(臀高),可以通過足跡間的距離推斷恐龍的步幅,進而計算出恐龍行進的速度等等。更進一步,在很多化石點,我們還能看到不同類型的足跡化石保存在一起,能幫我們推斷出當時當地的動物組成、種間關系以及氣候特點等許多重要的古生物和地質信息。因此,恐龍足跡化石對我們了解那個失落的世界,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你有什么發現,歡迎聯系我們啊。

    • 發表于 2016-01-22 00:00
    • 閱讀 ( 78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