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你總是拖延?

    沒洗的衣服、汽車要修的小毛病、說好的旅游計劃、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這些都是再小不過的事了,但這些事情卻沒有得到最妥善的解決,我們永遠選擇在明天去完成他們,或許這些芝麻綠豆早已變成如高山一般難以逾越。一拖再拖,積重難返,我們戲稱這是現代人的絕癥,優秀道路上的絆腳石---“拖延癥”。

    首先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我不是很習慣把這種不是病的心理現象稱呼為“癥”,因為大部分人口中的拖延癥還構不成心理問題。可是如果以一個非心理咨詢從業者的身份去看,那畫面將是可怕的。它的確會我們的生活有影響,雖然還不至于直接毀滅我們的生活,可它會以近似于水滴石穿的方式逐漸割裂我們的生活,消磨我們的意志,以至于讓我們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為了那些本應該很早就完成的工作而輾轉反側,自我懷疑,從而焦慮、抑郁等等的負面情緒全都爆發出來,在那一刻,拖延癥才開始顯露出它真正可怕的地方。相比較現實世界的威脅,“拖延癥”對于情緒上的摧殘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100個拖延癥患者,有100種情緒,但很少積極方面的情緒,極個別的亢奮者也是屬于尋找刺激和喜歡挑戰的異類,既然大家會在拖延的任務面前體驗到焦慮和失敗,那為何還會拖延?明明在理性上是要督促自己及時完成,但到頭來還是選擇了推遲,這種意志與行為上的背道而馳,往往讓我們很困惑,是什么讓我們拖延了?

    (一)我們天生就有拖延的基因

    近幾年隨著研究的深入,讓我們了解都我們有拖延的生理基礎。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他們把我們的大腦劃分為兩個區域,第一個區域叫做系統1,也叫邊緣系統,主要負責我們的饑渴、傷痛這些本能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簡單的說就是負責我們眼前的任務。而第二個區域,系統2,也就是我們的前額葉區域,這個區域就主要負責我們的決策、計劃、意志,它擅長長遠的任務。所以如果系統2足夠強大,我們是能夠理性的執行計劃,但要是我們的系統2妥協了,那我們就會屈服于及時享樂,選擇放棄或者延遲。但是有個很不幸的消息:系統1作為遠古生存的利器,而系統2相比較系統1而言成型的要晚很多,所以在器官結構上,系統1要強大很多,所以我們是具備拖延的生理基礎的,甚至還有人將拖延成為一種進化的副產品。在美國就有一個案例,有個女大學生病人腦損傷,雖然其他區域都沒問題,但系統2這個區域不是很好,結果她整個人就性情大變,她再也不能忍受和計劃,根本做不了任何決策。

    (二)越沖動越拖延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越是沖動的人,可能越是不會選擇推遲,因為一沖動,就選擇把問題給解決了。可事實上這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想法,沖動的人在沖動的時候所做出的行為,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因為現實刺激而帶來的負面情緒,才去選擇采取行動,換句話說,沖動的人做事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情緒,而不是因為意志。只有當情緒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出于消解情緒的角度,他們就會選擇采取行動,而在眾多的行為中,推遲或者放棄任務無疑是消除情緒最快的一種方式。試想一個很難忍受焦慮的人,一旦嘗到了推遲的甜頭,他就會不自然的學會這種行為模式或者處理情緒的辦法,到最后不斷的強化了他的拖延情況。

    (三)充滿誘惑的潘多拉魔盒

    當我們為拖延而感到沮喪的時候,其實我們也不必完全歸因于自己。當我們放眼于整個人類的歷史,至少從目前為止,已經沒有哪個時代的誘惑比我們現在所處的現代文明更加讓人難以忍受了,手機、電視、互聯網、電影,我們在享受一個個現代文明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無疑也是在打開一個個的潘多拉魔盒,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對于我們實現一個長遠的計劃或者說是戰勝拖延提升了難度,我們需要比以前的人付出更加堅定的意志才能抗拒這些活動。當我們因為任務而感到焦慮的時候,這些外界誘惑可以迅速讓我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戰勝焦慮,這種快速有效的處理情緒的辦法代價往往就是拖延。

    (四)可能會,可能不會

    隨著對于拖延背后的心理活動更加深入的研究,任務價值回報這個概念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當一個任務的價值回報越遲、越不確定,那我們拖延的概率就會越高。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僥幸心理,每個學生在放棄做題的時候,都會想“做了這道也不一定考”、“做了這些也并不一定對于我的成績有多大影響”,事實上這就是價值回報在作祟。讓我們再看看把青少年牢牢吸引的游戲,我們會發現那些網絡游戲有一個特點是正常教育無法匹敵的,那就是網絡游戲把玩家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用經驗、裝備等東西進行即時反饋,從而讓每個玩家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付出是如何取得結果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即時回饋,或者明確價值的方法也在被逐漸使用,比用減肥軟件會提示我們吃的每個東西的卡路里、理財產品會將受益按每天的方式進行反饋等等,這些方法的背后都是在降低我們價值回報的不確定性或縮短回報時間來降低我們拖延的幾率。


    文/壹點靈心理咨詢師 董旭

    • 發表于 2016-01-21 00:00
    • 閱讀 ( 94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