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古代的槍、矛的演變過程

    矛的前身來自于原始社會長木棒頂端削磨成尖銳的“鋒”,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鋒”由綁在長木柄上的石質、骨質矛頭替代。冶煉技術的發展促成了金屬矛頭的出現,并一直沿用至冷兵器時代結束。商代就已出現了青銅矛頭,并且大量地用于戰爭。戰國時期又出現了鐵矛,使矛的殺傷力更強。矛成為作戰雙方得心應手的一種利器,逐漸成為歷朝歷代軍隊長期裝備的主要兵器。

    槊在《說文》中鋒為:“矛也,亦作矟”。分為馬槊和歩槊兩種。馬槊比一般的矛長很多。《釋兵》說“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便殺也”。根據換算,漢尺的丈八,約合四米多、矟頭一般約80厘米左右、加上三米多的長柄,應該是相當沉重。車兵在車戰中使用矟時可雙手持握,因此應該會達到這種長度。但騎兵用矟多為單手持握,這樣的長度及重量就難以讓使用者承受了,武器一旦超過使用者身高的三倍、不但喪失了靈活性,而且難以使用,還會危害到自身,因此,當時馬矟的實際尺寸應該在二三米左右。

    隨著三國時期中原騎戰的升級、經過戰爭洗禮的槊在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槊和弓箭成為身披兩招鎧的重裝騎兵的標準配備武器,槊刃的長度和分量使其具備很強的攻擊性、與訓練有素的戰馬和全副甲胄的騎兵組合后、威力不亞于一輛奔馳的戰車,成為冷兵器時代超強的單兵武器。由于其殺傷效果巨大,槊一直到唐代仍被統治者視為禁兵,不許民間私藏,而嚴格實行武器禁令的宋代更是嚴禁平民擁有和使用馬槊,可見統治者對集成力的敬畏。

    漢代出土的長矛尺寸普遍較長,而且外形狹窄,刃部一般是套筒部分的兩倍至三倍,這種結構首先是因為煉鐵技術在漢代已經日臻成熟,鋼鐵兵器比青銅兵器更加堅固并有韌性,兵器可以做的更長且不易折斷。同時,馬鐙在漢代還未發明,騎兵在作戰沖殺無法做出有馬鐙時才能做出的靈活動作,沖殺以刺擊為主,對側面及后面的目標無法顧及,步兵也因較少受到騎兵來自側面和后面的威脅,而把精力集中在前方,作戰多以正面進攻為主。所以,在那時,不論騎兵還是步兵,其所持的矛、槊之類長兵的金屬部分均較長。這種細長的結構對當時沒有馬鐙固定雙腳的騎兵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減少槊頭的重量來保持兵器的平衡以刺準故人、并增加了沖擊力、使其更容易刺穿敵人厚重的鎧甲,而且不至于國巨大的著了單力使騎手意外落馬。


    增加金屬部分長度的長兵還可以有效避免步兵沖鋒時被對手在盾牌的掩護下將插進盾牌陣縫隙中的長兵前端木桿砍斷,從而導致其喪失戰斗力。較長的刃部也使致人難以抓握,無法奪取兵器,除了刃部均較長方便刺殺外、套筒的結構也使金屬部分與木桿的結合更為牢固,并且一旦長兵木桿被砍斷,也能方便及時取下金屬部分進行更換及維修,從而大大提高了長兵的作戰性能。套筒的末端采用燕尾式,能讓金屬部分與木桿緊密地結合并與對應凸起部分形成榫卯結構,目的是使持槊者在將槊頭插入對方體內用力旋轉增加創傷面的同時,不會因巨大的旋轉力使金屬部分松脫。

    十六國時期,馬鐙被發明并廣泛使用后,騎兵在作戰時的靈活性越來越強,沖入敵陣的騎兵同樣可以給近旁的故人步兵造成多方位的打擊,過長的兵器已經不能適用于這樣的近戰。原因是刃部較長,馬槊的動作較為單一,多用于刺殺,為增強使用時的靈活性,馬槊的柄與刃也相應縮短,很多如槊般的長兵越來越多地成為馬刀之類短兵的輔助兵器,以至于后世的長矛多成為騎兵在沖鋒時使用的“一次性”武器。

    與馬槊相比,歩槊也有較大發展,其種類不僅更豐富,功能也相對更加復雜,主要是用來與步兵的其他兵器配合來使用。其尺寸一般較長,有些甚至超過騎兵的長度,要求持步槊者身高力大,武藝高強,主要功能是沖鋒及對付同樣手持長兵的騎兵。步兵行動較騎兵緩慢但動作靈活,彼此很容易收到對方步兵多方位襲擊。與歐洲長矛方陣對長矛的使用要求不同,中國步槊在使用時,不但要像歐洲士兵一樣持矛沖鋒,還要應付沖鋒后的近戰,所以,一些步槊的尺寸有所縮短,同時還要有己方手持短刃兵器的戰友掩護作戰。唐代以后尺寸較長的槊逐漸被尺寸較短、靈活性更強的槍所取代。

    (作者:彭鵬)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A,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04-29 00:00
    • 閱讀 ( 85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