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人易得哪些癌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的陳萬青、赫捷等研究人員在2016年1月25日的美國《臨床醫師癌癥期刊》上發表了《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的文章。

    這是迄今為止用大數據對中國癌癥進行的較為全面的闡述和分析。這些大數據來源于中國癌癥中心腫瘤注冊數據庫22個注冊單位,數據涵蓋2009~2011年,包含中國72個地區,人數占中國總人口的約6.5%,并由這些數據估算了2015年中國新發腫瘤病例和死亡病例。

    中國人的癌癥特點

    由于覆蓋范圍最廣、病例最多,《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揭示了中國人患癌的一些特點。總體而言,2015年中國約有430萬人確診患癌,另外280萬人因癌癥去世。平均而言,相當于每天7500人死于癌癥。

    中國人的癌癥當然是男女有別。

    男性最常見的5種癌癥依次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結直腸癌,這5種癌癥約占所有男性癌癥病例的67%;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依次為乳腺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這5種癌癥占女性所有癌癥病例的60%,其中乳腺癌占所有女性癌癥的15%。男性和女性最常見的5種癌癥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這5種癌癥的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癥死亡病例的75%。

    年齡同樣對癌癥的產生有影響。60~74歲年齡段的男性是癌癥新發和死亡病例最多的人群。60~74歲男性肺癌和胃癌是最高發的癌癥,75歲以上男性最高發癌癥是肺癌。在60歲以下男性中,肝癌是最常見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其次是肺癌和胃癌。

    同樣,60~74歲年齡段的女性是癌癥最高發的人群。60歲以上女性最常見的癌癥是肺癌,30~59歲女性最常見的癌癥是乳腺癌,45歲以下女性最常見癌癥死因是乳腺癌,30歲以下女性甲狀腺癌是最常診斷的癌癥,其次是肺癌。

    2000~2011年,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出現明顯的城鄉差別。農村地區居民在不同年齡的腫瘤整體發病率為213.6/10萬,死亡率為149.0/10萬;城市居民的腫瘤整體發病率為191.5/10萬,死亡率為109.5/10萬。前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后者。

    2000~2011年,中國人的癌癥發病率有略微增長,男性癌癥的年增長率為0.2%,女性癌癥的年增長率為2.2%,后者的增長率明顯高于前者。但是,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中國人的癌癥死亡率有所下降,這個下降的時間節點是在2006年以后,男性和女性癌癥死亡率分別每年降低1.4%和1.1%,前者的降低略多于后者。

    盡管中國人的癌癥死亡率有所降低,但由于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基數的增長,中國的癌癥死亡病例數從2000年到2011年還是有明顯增長,從每年51090例增加到88800例。

    從發病原因看,慢性感染、吸煙及污染等是導致中國癌癥個案急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中國的4種最常見癌癥(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主要誘因是生活方式和環境污染,包括吸煙、飲食不當,以及嚴重的空氣、土壤和食物污染,這些因素讓中國人長期與致癌物接觸,并因此而誘發癌癥。

    如何防治癌癥?

    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比較復雜,因此,癌癥的產生和癌癥死亡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從中國的癌癥大數據來看,大多數癌癥是可以通過減少癌癥危險因素和有效的臨床診治來防治的

    從中國的癌癥大數據可以看到,一大半的癌癥死亡(約60%)可以通過減少可控危險因素暴露來預防,即通過環境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來預防。也因此,中國癌癥大數據更支持環境和生活方式是人類癌癥的主要誘因,但也不否認遺傳的因素。

    例如,控制慢性感染可減少中國人約29%的癌癥死亡,因為胃癌、肝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與死亡都與慢性感染有關,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肝癌與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有關,子宮頸癌與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關

    癌癥的發生與死亡和吸煙有重要關系,中國癌癥大數據表明,吸煙與23%~25%的中國人所有癌癥死亡相關,而且估計每年有100萬例與吸煙相關的癌癥死亡,如果不積極控煙,到2030年中國人與吸煙相關的癌癥死亡病例將達到200萬。

    因此,如果能通過改善空氣、水、土壤和食物污染,以及建立和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完全有可能降低中國人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

    世界衛生組織向人們提供的防治癌癥的策略主要是,避免癌癥危險因素,包括煙草消費、超重或肥胖、不健康的飲食(如低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缺少體力活動、飲酒、感染(如乙肝和丙肝病毒)、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紫外線)、城市空氣污染、家庭使用固體燃料造成的室內煙霧等。

    此外,應接種癌癥疫苗,如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和乙肝病毒疫苗,還要控制職業病危害,減少接觸陽光中的非電離輻射(紫外線),減少接觸電離輻射(職業或醫療影像診斷)。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方式,因為可以有效降低癌癥死亡率。早期發現包括2個部分:一是早期診斷,公眾需要警惕癌癥(如皮膚癌、子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口腔癌)的早期癥狀和體征,以獲得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二是篩查,篩查的目的是通過程序性檢查發現特定的癌癥或癌前病變的異常征象,進而轉入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是癌癥早期診斷的有效策略。篩查方案對于常見癌癥類型尤其有效,可以有效降低這些癌癥高危人群的死亡率。


    (作者:林森, 文章發表于《百科知識》雜志2016年4B)

    • 發表于 2016-04-20 00:00
    • 閱讀 ( 77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