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各種大大小小的盜墓案總是令人倍感震。盜墓賊為了獲取不義之財,不僅破壞文物,而且還會引發一系列犯罪活動,是嚴重危害社會安全的犯罪行為,可見,盜墓賊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群體,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群體的成因,生存手段等等信息,才能更好地保護各類有價值的墓葬。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盜墓賊與海外大部分的盜墓賊群體有著巨大的差別,前者是一個寄生于傳統民俗文化之下的亞文化群體,可以不利用現代各種高科技手段盜墓,而且促使盜墓行為變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有歷史學家指出,盜墓行為最早起源于私有制社會,但盜墓行為盛行則是在春秋時期。從春秋時期統治者推行“禮壞樂崩”這一思想開始,古代中國人普遍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人死后還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所以,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死后應當帶走一些貴重物品,這樣才能在另一個世界中過得更好。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身份越是顯赫的人,死后的隨葬品就越多,越有價值。厚葬從此變成了中國古代一種主流的文化習俗。而厚葬之風盛行后,與死者一同埋葬在墓地里的那些財物則引起了很多企圖不勞而獲的人的注意,其中的一些人開始付出行動,于是,盜墓賊就出現了。由此可見,中國的盜墓賊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群體。
由于這個亞文化群體所從事的行業見不得光,所以,中國的盜墓賊顯得很神秘,大部分盜墓賊都是依靠自己摸索經驗或者祖傳的方式獲得到各種盜墓技能。從地域范圍、盜墓手段來看,中國盜墓賊可以分為南、北兩派,但不管是哪個派別,職業盜墓都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行業技能,例如風水玄學知識、文物鑒別知識以及野外求生知識等等。一般而言,中國的盜墓賊很少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去尋找墓穴的位置,而是采用傳統的“望、聞、切、問”者四種方法。
“望”即通過觀察地理環境,結合中國古代風水學知識去鑒別墓穴的具體位置。古人在修建墓穴、房屋等建筑之前,幾乎都要結合古代風水學知識,認為有些地形能夠讓人乃至整個家族都得到幸運,有些地方會讓人乃至整個家族倒霉。因此,熟悉風水學的盜墓賊可以通過觀察地形地勢而有效判斷大型墓穴的存在與否。據公安部部披露,在2015年偵破的“2015一號特大盜墓案”【1】當中,案件主犯就是通過觀察星象、地勢等環境信息而準確找到大型古墓、文物遺址,涉案金額高達5個億。
“聞”可分為兩種意思,一是耳聞,二是通過嗅覺識別氣味。精通“聞”術的盜墓賊可以通過聽風、聽雷、聞泥土的氣味而準確找到墓穴的位置,甚至可以通過聞泥土味的方式判斷出墓穴是否被盜過,或者理解墓穴修建的大概年代。
“問”就是詢問。一些盜墓賊為了能夠更快的收集到各種相關信息,經常會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或者出過名人的地方踩點。這些人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目的,又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通常都是能言善辯,而且善于察言觀色,通過與當地人交流的方式暗中收集古墓建筑的各種信息。
“切”是一種臨陣發揮的手段。盜墓賊找到墓穴之后,需要找準挖洞的準確方位,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可以有些避免各種事故發生,深諳此道的盜墓賊可以通過觀察地形等信息,準確找出槨室的位置。找到了槨室之后,盜墓賊還能有效判斷出墓穴中大部分價值較高的文物。
除了具備上述這些技能之外,中國盜墓賊通常還具備一些奇特的工具,例如洛陽鏟、定向炸藥、繩索等等。洛陽鏟是一種類似于瓦筒狀的工具,通常的鏟夾寬度為2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長柄可以任意加減長度,使用這種工具挖土,可以在短時間內挖出地下十幾米乃至幾十米深的泥土樣本;定向炸藥則用于挖洞,可以讓盜墓賊省時省力;繩索則是用于幫助攀爬或者運送物品。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盜墓行為是一種不尊重死者的行為,從法律的角度來看,盜墓是一種非法侵吞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盡管歷朝歷代都用嚴厲的法律制裁盜墓行為,但中國的盜墓賊一直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可見,僅僅依靠法律的手段,根本無法有效遏制這種犯罪行為。要想讓盜墓賊這個行業消失,首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讓“厚葬”這種勞民傷財的不良風氣消失,然后深入挖掘出盜墓賊常用的手段,找出有價值的古墓并且保護起來,最后是各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完善文物市場環境,建立起完善的文物保護機制,從而讓盜墓賊無從下手。
【參考資料】
【1】{《一特大盜墓案主犯被判死緩》《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4月15日第 04 版)}
注:文章圖片來自網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